景點名稱:
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
景點介紹: 林安泰古厝初建於1783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這棟傳統閩南風格的單層2進4合院,是依照民間地理風水習俗而建造的,其屋脊結構採一條龍的單脊做法,以燕尾曲線呈現自然柔和的風貌;外埕舖有紅普石,是當時大陸商船來臺,為避免船身不穩,置於船底作壓艙之用,又稱為壓艙石,它的優點是不長青苔、防滑。材料上大量採用福州杉,石材則採用觀音石,並使用竹釘、木釘,採榫頭方式接合古厝前的月眉池,造型正如其名,在中國風水中,屬於聚寶收納的型制,不但具有防禦、防火、供水、降溫等功能,更替古厝環境生色不少。走訪古厝內外細細觀察,其中蘊含著無數傳統建築文化的精髓與智慧,也可窺見昔時生活的風貌情境。
景點地址: 臺北市 中山區濱江街5號
交通資訊: 捷運站名:圓山站1號出口→轉搭紅50至新生公園站公車:72、74、222、285、286副、298、527、642、643、676、紅34(假日行駛)、市民小巴9至新生公園(林安泰)或民族東路口站
開放時間: 每星期二至星期日 上午9時至下午5時 (星期一及民俗節日-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休館)
景點照片:
景點分類1: 景點
景點分類2: 歷史建築
捷運站: 圓山
景點位置: 位置緯度:25.07234
位置經度:121.53055
景點位置 - Google地圖:

所屬縣市: 台北市
發表日期: 2015/08/17
顯名聲明: 資訊來源為「臺北市政府」
景點介紹: 林安泰古厝初建於1783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這棟傳統閩南風格的單層2進4合院,是依照民間地理風水習俗而建造的,其屋脊結構採一條龍的單脊做法,以燕尾曲線呈現自然柔和的風貌;外埕舖有紅普石,是當時大陸商船來臺,為避免船身不穩,置於船底作壓艙之用,又稱為壓艙石,它的優點是不長青苔、防滑。材料上大量採用福州杉,石材則採用觀音石,並使用竹釘、木釘,採榫頭方式接合古厝前的月眉池,造型正如其名,在中國風水中,屬於聚寶收納的型制,不但具有防禦、防火、供水、降溫等功能,更替古厝環境生色不少。走訪古厝內外細細觀察,其中蘊含著無數傳統建築文化的精髓與智慧,也可窺見昔時生活的風貌情境。
景點地址: 臺北市 中山區濱江街5號
交通資訊: 捷運站名:圓山站1號出口→轉搭紅50至新生公園站公車:72、74、222、285、286副、298、527、642、643、676、紅34(假日行駛)、市民小巴9至新生公園(林安泰)或民族東路口站
開放時間: 每星期二至星期日 上午9時至下午5時 (星期一及民俗節日-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休館)
景點照片:
景點分類1: 景點
景點分類2: 歷史建築
捷運站: 圓山
景點位置: 位置緯度:25.07234
位置經度:121.53055
景點位置 - Google地圖:
所屬縣市: 台北市
發表日期: 2015/08/17
顯名聲明: 資訊來源為「臺北市政府」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