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名稱:
    南港山系-更寮古道親山步道  
景點介紹:     更寮古道親山步道是早年南港通往深坑和石碇的五條古道中,保存最完整,而且仍在使用中的古道。這條古道不僅是往山豬窟與土庫岳必經的便道,也是探訪古厝遺跡的百年老路。現今古道沿途已鋪上花崗石步階,然而起訖狹窄的路況,仍在在顯現古老粗獷的原始味,部份未鋪設的碎石路段,點綴著日日春小白花,更顯小徑純樸古意未減。栳寮古道更寮旁茶園更寮古道後段與栳寮古道銜接,也是昔日茶行林立的茶山區,由於古道曾經是運送、製造樟腦的場區,舊名就叫腦寮古道;約110年前,腦寮古道變成茶商與村民最熱絡常走的道路,後來才取諧音栳寮之名,並且沿用至今。改名更寮古道則是清朝時期這條路曾作為更夫巡視用的道路而得名,這條曾經風光一時的先民道路,如今褪去光環,成為尋幽踏青的登山路徑。椿萱農場原名南港第一市民農場的椿萱農場,轉型為兼具教育與休閒功能的綜合性農園,園區內種植一千多株的香椿樹、金針花及桂花樹,同時設有樹屋和觀景台供民眾優遊賞景。望高寮位於土庫岳的最高處,可眺望大臺北城,獨具軍事要塞防禦基地功能,傳說在清朝時期這裡就曾設有瞭望台,由武裝更夫駐守。現今所建的高台則視野更佳、更廣,真不愧為是望高寮。潘氏祖厝更寮步道沿途不時可以看見國道五號高速公路車水馬龍的景致,此外,位於山腰旁有多座百年古厝,如有160年歷史的「潘氏祖厝」。是先民開發的遺跡見證,古厝外觀還留有當年駐守防禦的槍孔痕跡,在這座古厝居住過的潘氏子孫已有八代,也成為這段歷史的見證。山間尋古趣現在南港通往深坑和石碇的五條古道,就只有更寮古道保存最完整,而且仍在使用中。它不但是往山豬窟或登土庫岳必經的便道,還蘊藏了不少的「古寶」呢。即使古道沿途已舖上花崗石步階,起始的狹窄石階路,只能一人容身,也頗具古早況味。攀登到山腰、路旁涼亭後方,有70年歷史的石頭厝「黃王故居」,還遺留著古老製茶機;前段上坡路將近,夾道的雜草讓人以為誤入「歧途」,旋即踏上走來沙沙作響的碎石路,小徑兩旁開滿如日日春的小花草,短短300公尺的路途輕鬆好走,卻最讓人回味。更寮步道起點接下來的古厝,可是目前南港唯一仍保留著槍孔、而且還有人居住的百年老屋「潘宅槍孔厝」。在槍孔厝居住過的潘氏子孫已有八代,這樣推算下來屋齡至少有160年,可是和古道一樣「萬古長青」呢。前往栳寮古道的路上,石灰礦洞是過去先民開發的遺跡;魏靜時故居遺址,儘管斷垣殘壁流露幾許滄桑,卻是茶山過去繁華榮景的發想地。步道沿途的土角厝、鄭氏墓園,和只有30公分高的「迷你」土地公廟,在在都印證古道百年的歷史。茶鄉再發現茶山的開發史可遠溯至兩百年多年前的清乾隆時期,當年這裡可是台灣早期樟腦和茶葉出口的重要產地。王水錦和魏靜時分別研發的「文山式包種茶」與「南港式包種茶」製造法,更聯手打造出南港茶葉的黃金時代,盛名遠播甚至廣及南洋,至今泰國仍有老茶行以南港名號來攬客。110年前,栳寮古道是熱絡的茶商和村民走的茶路,再追溯到從前是採樟和製樟腦的古道,舊名自然就叫做「腦寮古道」,而「栳寮」則是後來取諧音所更改的名稱;更寮古道因為在清朝時期作為更夫巡視用的道路而得名,日據時代轉為茶販運茶往返深坑、南港的交通管道,而今褪去昔日光環,成了大家尋幽踏青的登山路徑。更寮打印亭如今沿步道入口的狹窄石階路約走五、六分鐘後,往右看可見北宜高速公路自山麓鑿洞而過,這公路穿越土庫岳、山豬窟尖和更寮古道下方,往石碇、坪林方向而去。在此駐足,正巧從過往的聯絡通道上,欣賞今日的交通往來,煞是有趣。天氣晴朗時,往山豬窟的途中,站在石階上回望,可眺望圓山飯店、松山機場、大直、內湖焚化爐、觀音山,將台北盆地風光盡入眼底。越往山頂景觀越是豐富,完整的山林原貌和植物生態近在身旁。快到達山頂前,有一整片罕見的筆筒樹林,呈現有如熱帶雨林的風貌,山澗潺潺流水聲也洗去一路陡坡伴隨而來的疲累。  
景點地址:     臺北市 南港區舊莊街二段122巷  
交通資訊:     捷運站名:捷運昆陽站下車,轉乘小5公車至「舊莊二站」下車。1.公車212、276、306、645至「舊莊總站」下車。 2.回程:到步道出口對面、舊庄街二段上,搭小5公車到捷運「昆陽」站轉乘捷運回家。  
開放時間:     開放空間  
景點照片:
景點分類1:     景點  
景點分類2:     戶外踏青  
捷運站:     昆陽  
景點位置:     位置緯度:25.031106  
    位置經度:121.632879  
景點位置 - Google地圖:
所屬縣市:     台北市  
發表日期:     2014/12/26  
顯名聲明: 資訊來源為「臺北市政府」
景點介紹:     更寮古道親山步道是早年南港通往深坑和石碇的五條古道中,保存最完整,而且仍在使用中的古道。這條古道不僅是往山豬窟與土庫岳必經的便道,也是探訪古厝遺跡的百年老路。現今古道沿途已鋪上花崗石步階,然而起訖狹窄的路況,仍在在顯現古老粗獷的原始味,部份未鋪設的碎石路段,點綴著日日春小白花,更顯小徑純樸古意未減。栳寮古道更寮旁茶園更寮古道後段與栳寮古道銜接,也是昔日茶行林立的茶山區,由於古道曾經是運送、製造樟腦的場區,舊名就叫腦寮古道;約110年前,腦寮古道變成茶商與村民最熱絡常走的道路,後來才取諧音栳寮之名,並且沿用至今。改名更寮古道則是清朝時期這條路曾作為更夫巡視用的道路而得名,這條曾經風光一時的先民道路,如今褪去光環,成為尋幽踏青的登山路徑。椿萱農場原名南港第一市民農場的椿萱農場,轉型為兼具教育與休閒功能的綜合性農園,園區內種植一千多株的香椿樹、金針花及桂花樹,同時設有樹屋和觀景台供民眾優遊賞景。望高寮位於土庫岳的最高處,可眺望大臺北城,獨具軍事要塞防禦基地功能,傳說在清朝時期這裡就曾設有瞭望台,由武裝更夫駐守。現今所建的高台則視野更佳、更廣,真不愧為是望高寮。潘氏祖厝更寮步道沿途不時可以看見國道五號高速公路車水馬龍的景致,此外,位於山腰旁有多座百年古厝,如有160年歷史的「潘氏祖厝」。是先民開發的遺跡見證,古厝外觀還留有當年駐守防禦的槍孔痕跡,在這座古厝居住過的潘氏子孫已有八代,也成為這段歷史的見證。山間尋古趣現在南港通往深坑和石碇的五條古道,就只有更寮古道保存最完整,而且仍在使用中。它不但是往山豬窟或登土庫岳必經的便道,還蘊藏了不少的「古寶」呢。即使古道沿途已舖上花崗石步階,起始的狹窄石階路,只能一人容身,也頗具古早況味。攀登到山腰、路旁涼亭後方,有70年歷史的石頭厝「黃王故居」,還遺留著古老製茶機;前段上坡路將近,夾道的雜草讓人以為誤入「歧途」,旋即踏上走來沙沙作響的碎石路,小徑兩旁開滿如日日春的小花草,短短300公尺的路途輕鬆好走,卻最讓人回味。更寮步道起點接下來的古厝,可是目前南港唯一仍保留著槍孔、而且還有人居住的百年老屋「潘宅槍孔厝」。在槍孔厝居住過的潘氏子孫已有八代,這樣推算下來屋齡至少有160年,可是和古道一樣「萬古長青」呢。前往栳寮古道的路上,石灰礦洞是過去先民開發的遺跡;魏靜時故居遺址,儘管斷垣殘壁流露幾許滄桑,卻是茶山過去繁華榮景的發想地。步道沿途的土角厝、鄭氏墓園,和只有30公分高的「迷你」土地公廟,在在都印證古道百年的歷史。茶鄉再發現茶山的開發史可遠溯至兩百年多年前的清乾隆時期,當年這裡可是台灣早期樟腦和茶葉出口的重要產地。王水錦和魏靜時分別研發的「文山式包種茶」與「南港式包種茶」製造法,更聯手打造出南港茶葉的黃金時代,盛名遠播甚至廣及南洋,至今泰國仍有老茶行以南港名號來攬客。110年前,栳寮古道是熱絡的茶商和村民走的茶路,再追溯到從前是採樟和製樟腦的古道,舊名自然就叫做「腦寮古道」,而「栳寮」則是後來取諧音所更改的名稱;更寮古道因為在清朝時期作為更夫巡視用的道路而得名,日據時代轉為茶販運茶往返深坑、南港的交通管道,而今褪去昔日光環,成了大家尋幽踏青的登山路徑。更寮打印亭如今沿步道入口的狹窄石階路約走五、六分鐘後,往右看可見北宜高速公路自山麓鑿洞而過,這公路穿越土庫岳、山豬窟尖和更寮古道下方,往石碇、坪林方向而去。在此駐足,正巧從過往的聯絡通道上,欣賞今日的交通往來,煞是有趣。天氣晴朗時,往山豬窟的途中,站在石階上回望,可眺望圓山飯店、松山機場、大直、內湖焚化爐、觀音山,將台北盆地風光盡入眼底。越往山頂景觀越是豐富,完整的山林原貌和植物生態近在身旁。快到達山頂前,有一整片罕見的筆筒樹林,呈現有如熱帶雨林的風貌,山澗潺潺流水聲也洗去一路陡坡伴隨而來的疲累。  
景點地址:     臺北市 南港區舊莊街二段122巷  
交通資訊:     捷運站名:捷運昆陽站下車,轉乘小5公車至「舊莊二站」下車。1.公車212、276、306、645至「舊莊總站」下車。 2.回程:到步道出口對面、舊庄街二段上,搭小5公車到捷運「昆陽」站轉乘捷運回家。  
開放時間:     開放空間  
景點照片:
景點分類1:     景點  
景點分類2:     戶外踏青  
捷運站:     昆陽  
景點位置:     位置緯度:25.031106  
    位置經度:121.632879  
景點位置 - Google地圖:
所屬縣市:     台北市  
發表日期:     2014/12/26  
顯名聲明: 資訊來源為「臺北市政府」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