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縣】【景點】蛇頭山遊憩園區

景點名稱:     蛇頭山遊憩園區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蛇頭山位於澎湖西南角風櫃尾北端突出的小半島,與北岸的金龜頭共同守護馬公灣,形狀如趴臥在海中的蟒蛇,故稱為「蛇頭山」。登上蛇頭山,可以俯瞰海灣、遠眺馬公市,也可眺望四角嶼和澎湖內灣。蛇頭山過去曾是舉足輕重的軍事要地,1622年荷蘭人曾在此築城,是台灣最早的紅毛城,這座紅毛城遺址則在民國90年被指定為國定古蹟。蛇頭山東南側,建有法軍陣亡將士紀念碑及日軍松島戰艦沈船紀念碑,為不同的年代所設立,前者為紀念法軍佔領馬公島時因疫病死的將士紀念物,後者為日本政府為紀念當年停泊於馬公港附近的日艦「松島」因火藥庫爆炸而罹難的士官兵而建立的石碑。透過澎湖縣政府的規劃、重整下,將澎湖風櫃蛇頭山定調為古戰場的遺址,過去的軍事遺址,可見當年蛇頭山的烽火歲月,現已成為遊客觀景休憩的景點之一。【建議停留時間】 3小時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蛇頭山位於風櫃尾部突出的小半島,與北岸的金龍頭共守馬公灣,地形險要,登上山,可以俯瞰海灣、遠眺馬公市,亦可眺望四角嶼和澎湖內灣。   景點服務電話:     886-6-9216445   景點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風櫃里蛇頭山   郵遞區號:     880   交通資訊:     馬公出發,沿澎204號縣道,接201號縣道,往風櫃方向,約30分鐘可抵達。   開放時間:        景點照片: 蛇頭山遊憩區 蛇頭山遊憩區 蛇頭山南端 景點地圖/簡圖介紹網址: 景點位置:     位置緯度:23.55168       位置經度:119.54756   景點位置 - Google地圖: #map { height: 400px; width:...

【澎湖縣】【景點】西瀛虹橋

景點名稱:     西瀛虹橋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西瀛虹橋位於澎湖縣馬公市的觀音亭海濱公園內,縣府耗資千萬在觀音亭外海堤搭建,於西元2004年完成,是澎湖地區第一座鋼拱橋。長200公尺、橋面淨寬4.6公尺、最高處橋底距海平面約15公尺,撘配紅、橙、黃、綠、藍、靛、紫等七彩霓紅燈的照明設備,夜間照明色彩正是虹的原子光譜,加上觀音亭向有西瀛勝境的美名,於是拱橋命名之。西瀛虹橋與觀音亭的周邊美景互相結合,景緻看起來顯得浪漫愜意,當夜幕降臨,拱橋上七彩繽紛的霓虹燈更將點綴得更顯耀眼。西瀛虹橋是當地民眾或遊客們喜愛運動散步、休閒賞景的場所。而這裡也是近年夏天澎湖海上花火節施放的地點,除了霓紅燈的顏色以外,加上煙火色彩的襯托,讓澎湖夜晚的天空增添了美麗,也是近幾年澎湖觀光形象的地標。【建議停留時間】 2小時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西瀛虹橋位於澎湖縣馬公市的觀音亭海濱公園內,縣府耗資千萬在觀音亭外海堤搭建,於西元2004年完成,是澎湖地區第一座鋼拱橋。這裡也是近年夏天澎湖海上花火節施放的地點,除了霓紅燈的顏色以外,加上煙火色彩的襯托,讓澎湖夜晚的天空增添了美麗,也是近幾年澎湖觀光形象的地標。   景點服務電話:     886-6-9216521   景點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中興里介壽路7號   郵遞區號:     880   開放時間:     星期日 24 小時營業;星期一 24 小時營業;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景點照片: 西瀛虹橋 西瀛虹橋 景點位置:...

【澎湖縣】【景點】西嶼東臺

景點名稱:     西嶼東臺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西嶼東臺又稱為「東臺古堡」,位於西嶼鄉內垵村,是清代劉銘傳於光緒十三年所督建的砲台,當時引進西式砲台,以海防及軍事防禦之用。方位坐南朝北,在許多戰役中都發揮了鎮守的功用,現已被列為一級古蹟,富有歷史意義。由於西嶼東臺是用來鞏固海防,因此不僅鄰海,並呈現ㄇ字型面海的姿態,整個西嶼東臺都是由灰白色的建築構成,遠望整座砲台,更顯得壯觀且振奮人心。東臺古堡佔地約七公頃,四方都築起高大堅實的牆垣,城內有許多拱門與小門,遊客可走進指揮台,親身體驗當年士兵觀察海岸與敵艦動靜的情形,另外古堡的東方城牆外有一處觀測所,因本身地勢較高,更是欣賞澎湖本島以及鄰近島嶼的好地方。【建議停留時間】 2小時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西嶼東臺又稱為「東臺古堡」,位於西嶼鄉內垵村,是清代劉銘傳於光緒十三年所督建的砲台,當時引進西式砲台,以海防及軍事防禦之用。方位坐南朝北,在許多戰役中都發揮了鎮守的功用,現已被列為一級古蹟,富有歷史意義。   景點服務電話:     886-6-9216521   景點地址:     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379-4號   郵遞區號:     881   交通資訊:     馬公出發,沿澎203號縣道,往西嶼鄉方向,接著走澎8鄉道,再接澎5鄉道,約56分鐘可抵達。   開放時間:     星期日 24 小時營業;星期一 24 小時營業;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景點照片: 東臺古堡...

【屏東縣】【景點】青葉部落

景點名稱:     青葉部落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祖先傳說中,青葉部落在400多年前,經過好幾次的遷徙,最後在民國65年改為青葉村。順著沿山公路185線,即可以看到以溪石和一群展翅欲飛的蝴蝶為入口的醒目意象,這就是「青葉部落」,非常特別,也非常醒目。三地門鄉青葉村是魯凱族的部落,這幾年由藝術家吾由及村民翁俊雄先生組成青年會,發動社區發展協會,積極改造部落,用祖先的故事激發力量,把自家的故事展現在房子的外牆。部落街道雖然不寬,但家家戶戶的色彩十分豐富,有的住戶是獵人世家,其住家的圍牆當然就以打獵的戰功為主,熊、山羌、野鹿等動物皆是主角。部落內一位女藝術家,打造了一扇非常醒目的蝴蝶窗,和一面蝴蝶牆。走進青葉國小,特別製作一隻蝴蝶階梯,與部落連結。巡禮了一趟青葉部落,猶如逛了一座戶外美術館,每家的圍牆都訴說著自己祖先的故事。建議您有空一定要來造訪具有濃厚藝術氣息的三地門鄉青葉村。很多人聽過魯凱族巴冷公主愛上百步蛇的淒美故事。故事中的巴冷公主的後裔,現在就住在青葉村中。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景點服務電話:     886-7-6871234   景點地址:     屏東縣三地門鄉沿山公路185線青葉部落   郵遞區號:        開放時間:     全天   景點位置:     位置緯度:22.85189       位置經度:120.64587   景點位置 - Google地圖: #map { height: 400px; width: 100%; } function initMap() { var uluru =...

【澎湖縣】【景點】中屯風車

景點名稱:     中屯風車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中屯古地名叫做中墩,因座落於澎湖本島和白沙島之間形成土墩而得名,光復後取諧音為中屯。後來分別興建了永安橋和中正橋北接白沙、南接澎湖本島。之後加上跨海大橋的興建,才將馬公、湖西、白沙跟西嶼四個鄉市連成一氣。車經北環旅遊路線,過中正橋會發現在天空輝映下八支雪白風車,冬季的東北季風及夏季的偏南風吹過風車葉面,化成氣勢澎湃的咻鳴。為了綠化澎湖,盡量以自然資源來取代供電,臺灣電力公司在風力資源相當豐富的澎湖設置了8座風力發電站,是臺灣第一個使用風力發電的地區,這些電力也供給了澎湖縣10%的用電使用,相當具有環保功能。白沙鄉中屯村架設的風力發電廠是台灣第二座風力發電的電廠,也是澎湖第三代風力發電機,是由4部六千瓦的風力白色風車發電機所組成,當風力變化時,葉片的角度亦可隨之調整,轉速便可隨著發電需求調整。這裡在入口處設有一涼亭與觀海公園,可以在這裡與巨大風車合影瞭望風車。目前這裡已規劃成為風車公園,成為白沙鄉的著名旅遊景點和新地標。北環旅遊可下車和這些巨大風車身影拍照,這些風車都裝有夜間照明設備,晚上會有光束從風車底座向上打,在夜色中把轉動的風車照得更加潔白雪亮。一旁則是白沙中屯綠能源公園,設有了迴廊、涼亭、觀景平台…等。【建議停留時間】 1小時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白沙鄉中屯村架設的風力發電廠是台灣第二座風力發電的電廠,也是澎湖第三代風力發電機,目前這裡已規劃成為風車公園,成為白沙鄉的著名旅遊景點和新地標。   景點服務電話:     886-6-9216521   景點地址:     澎湖縣白沙鄉中屯村永安橋東岸   郵遞區號:     884   交通資訊:     馬公出發,沿澎203號縣道往北環,經過中正橋往右側方向即可見   開放時間:     星期日 24 小時營業;星期一 24 小時營業;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景點照片: 中屯風車...

【澎湖縣】【景點】澎湖郵便局

景點名稱:     澎湖郵便局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在馬公港附近,可見一棟綠色建築物著中華電信藍色圖騰,這棟建築物的前身就是媽宮郵便普通局。是日本政府在1924年打造的,負責澎湖當時的郵政業務。澎湖郵便局創建於大正13(1924)年,昭和17(1942)年郵電分辦後,改稱「澎湖郵便普通局」。民國35年8月與電信局合併營業,稱為澎湖郵電局。到民國38年5月,郵政與電信業務各自獨立後,名稱又改為澎湖郵局,專營郵政業務並與電信局仍同於原址辦公。建築特色在於當時適逢「洋風建築」盛行,所以日本建築師使用了「和洋混合風」的設計。建築物平面採L型配置,大門入口處位於L型轉角處。屋構造採用「兩坡頂」設計,大門入口處屋頂則採用「切角頂」形式,並鋪設水泥製日式文化瓦,形狀恰似日本幕府將軍頭盔;大門上頭三面窗戶的對稱形式又是巴洛克建築的典型代表。【建議停留時間】 15分鐘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在馬公港附近,可見一棟綠色建築物著中華電信藍色圖騰,這棟建築物的前身就是媽宮郵便普通局。是日本政府在1924年打造的,負責澎湖當時的郵政業務。   景點服務電話:     886-6-9261141   景點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中山路75-1號   郵遞區號:     880   開放時間:     星期日 24 小時營業;星期一 24 小時營業;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景點照片: 澎湖郵便局 澎湖郵便局 澎湖郵便局...

【高雄市】【景點】布農文化展示中心

景點名稱:     布農文化展示中心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想認識布農族文化,那麼不能錯過布農文化展示中心。布農文化展示中心位於梅山遊客中心旁,由玉山國家公園設置管理,館內設有布農族傳統生命禮俗、編織服務、建築交通等十餘個展示單元,透過照片圖表、實物模型以及全景展示等方式提供遊客深入瞭解布農族文化內涵。註:每月第二個星期二休館,遇假日順延。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景點服務電話:     886-7-6871234   景點地址:     桃源區梅山村三鄰梅山巷44之5號   郵遞區號:        開放時間:     09:00~17:00   景點位置:     位置緯度:23.26383       位置經度:120.82583   景點位置 - Google地圖: #map { height: 400px; width: 100%; } function initMap() { var uluru =...

【高雄市】【景點】彩蝶谷

景點名稱:     彩蝶谷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區位:位於六龜區紅水溪畔,省道台27甲線接高131線本鄉地理資源豐富,共劃分為11個谷區,地形多變,原生植被十分豐富,其中又以柚木與鐵刀木最多,有山水之美與田園之勝,其環境尤適合昆蟲繁衍。因柚木與鐵刀木能建構出適合蝴蝶生長的環境,因此這裡可說是蝴蝶棲息繁殖的天堂。其中蝴蝶種類與數量,更是以彩蝶谷具全國知名度。彩蝶谷位於六龜里紅水溪畔,全區分為11個谷地,綿延 485公頃,民國71年高雄縣政府公告設立「彩蝶谷風景特定區」。區內土地多數為國有林班地,以種植柚木與鐵刀木最多;鄰近有紅水坑聚落,全區人口數不多,從事果樹與竹林栽植為主。本區國有林地與荒廢農地,原生植被豐富而多樣,適宜蝴蝶的棲息、繁殖;每年的5-7月及 9-10 月是觀賞淡黃蝶大發生最佳時節,其他蝶種也容易觀察。彩蝶谷昔日以各種類蝴蝶之豐為眾人所熟知,後因棲地破壞,蝴蝶數量銳減;近來由於農業的衰退,農地廢耕者多,致使生態環境漸回復原始自然狀態。近年彩蝶谷淡黃蝶數量時有大發生現象,在大發生期間,蝴蝶翩翩飛舞,既壯觀又美麗。讓我們透過彩蝶谷來瞭解蝴蝶世界的奧秘,領略自然造物的神奇與體會生態保育的重要性,並共同為維護這一片美麗的蝴蝶家園,與地球共同的資產而努力。【紅水溪與紅水坑】 紅水溪貫穿整個彩蝶谷谷地,沿途瀑布不斷,水質清澈、景色秀麗,與荖濃溪匯流於「紅水坑」聚落附近,因匯流口附近土質暗紅,雨天時土質沖刷入溪中水色赭紅,故有「紅水」溪一稱由來。溪旁山凹坡地稱為「紅水坑」,為昔日平埔族人居住之處,聚落後側山坡為冬季紫斑蝶聚集處所,因棲地破壞,多年來已少見紫斑蝶在此群聚過冬。【淡黃蝶】 依外觀雖區分為「無紋型」與「銀紋型」淡黃蝶兩種。初夏及秋期之蝴蝶大發生,初期所發生之淡黃蝶個體,均為無紋型,後半期則出現銀紋型;於正常氣候下,無紋型發生總數較有紋型多。淡黃蝶雄蝶經常可見於溪邊群聚吸水,雌蝶則較常出現於樹梢間飛舞產卵。其幼蟲喜以鐵刀木、決明、阿勃勒等葉片為食,生活史週期短、繁殖力強,故極易於短期間內繁衍出巨大族群量。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景點服務電話:     886-7-6871234   景點地址:     六龜區紅水溪畔,省道台27甲線接高131線   郵遞區號:        開放時間:     全天   景點位置:     位置緯度:23.01685       位置經度:120.63935   景點位置 - Google地圖: #map { height: 400px; width: 100%; } function...

【澎湖縣】【景點】二崁聚落保存區

景點名稱:     二崁聚落保存區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二崁古厝社區,這裡處處可見石磚紅瓦所建造的傳統房舍,腳下的不是柏油路,而是傳統的石磚。在民國78年,二崁村被列為傳統聚落保護區,也是台灣第一個傳統聚落保護區。二崁聚落保存區創建於清咸豐、同治年間的二崁村最著名的是被列為第三級古蹟的陳家大厝,除規模居全縣之冠外,宅內的石雕、木雕和書畫,也是民宅中的佼佼者,目前是二崁唯一收費參觀的宅第。二崁是國內少數的傳統聚落保存之一,目前已建設有童玩館、傳統博物館和潮間帶館等,可在此重享小時候在柑仔店買零嘴的甜蜜,也可在此購得以天人菊、艾草及山芙蓉做成的當地『蚊香』。二崁除了是澎湖的歷史建築,更是台灣歷史建築百景之一。走在二崁聚落中,隨處可見到田園風貌等鄉村景象,置身二崁聚落,彷彿穿越時空回到過去,重返童年的故鄉一樣。這不受都市化和科技的紛擾,堅持保持原有的風貌,在歷史和文化上都有重大的意義,更是澎湖旅遊不可錯過的。二崁村於民國90年經內政部指定成為國內第一個傳統聚落保存區,近年來完成古厝修復由「二崁村聚落協進會」充分利用,並發展成為具有在地文化特色的各項小型展覽館,有常民生活館、潮間帶館、社區博物館、漢藥館、童玩館、褒歌館等。【建議停留時間】 1.5小時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二崁古厝社區,這裡處處可見石磚紅瓦所建造的傳統房舍,腳下的不是柏油路,而是傳統的石磚。在民國78年,二崁村被列為傳統聚落保護區,也是台灣第一個傳統聚落保護區。   景點服務電話:     886-6-9216521   景點地址:     澎湖縣西嶼鄉二崁村   郵遞區號:     881   交通資訊:     馬公出發,沿澎203號縣道,往白沙鄉方向,接著走澎8鄉道,再接澎3鄉道,從馬公到二崁,約48分鐘可抵達。   開放時間:     星期日 24 小時營業;星期一 24 小時營業;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景點照片: 二崁聚落保存區...

【高雄市】【景點】美輪山步道

景點名稱:     美輪山步道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美輪山步道的入口在六龜不老溫泉的街上的慈祐宮旁,入口處有一木製的路線圖,標明步道沿途的休憩處或景點。步道前段為產業林道,過了茶園後,則進入較具挑戰性的山徑,終點為山頂的三等三角點,全長約4.2公里,海拔約為1000公尺∼1350公尺,約需4-6小時。擔心體力不足或時間不夠的遊客,可於抵達茶園後折返。步道沿途的景觀良好,在步道的一公里及二公里處,各設置了一個觀景台供遊客暫歇,在吹風納涼之餘,俯瞰被青山環抱的不老溫泉區,視野良好,可展望荖濃溪谷及南橫群山。在隨著山巒起伏的茶園裡,植有許多梅花,是這裡最富特色的景象。尤其是在梅花盛開時節,梅香、茶香撲鼻,若在清晨時分來到此處,霧氣尚未完全消散,朦朧間的茶園與梅花,景色如畫,令人難忘。走完了美輪山步道,卸下一身的疲累,放空思緒,這可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喔!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景點服務電話:     886-7-6871234   景點地址:     六龜不老溫泉的街上的慈祐宮旁   郵遞區號:        開放時間:     全天   景點位置:     位置緯度:23.06629       位置經度:120.68503   景點位置 - Google地圖: #map { height: 400px; width: 100%; } function initMap() { var uluru =...

【澎湖縣】【景點】鳥嶼

景點名稱:     鳥嶼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白沙鄉鳥嶼居民之密度僅次於吉貝島,鳥嶼居民多以漁業維生,隨處可見典型的澎湖漁村生活。位於鳥嶼漁港旁,可以欣賞到180度無死角的天然海景。在鳥嶼的東岸,玄武岩柱林立,在北方因受東北季風和海水的侵蝕作用,可看到玄武岩洋蔥狀風化景觀紅色碎礫,最下層則為火山角礫岩,景觀壯麗優美;島上東部玄武岩呈現柱狀林立,與北岸呈現截然不同的風貌。鳥嶼後山一處退潮時並與南面掛嶼相連,形成「海枯(海水乾涸後,可以看見海底)」的奇特景致。鳥嶼在高低潮之間的面積變化很大,高潮時0.265平方公里;低潮時則擴增為1.098平方公里,並與北面的南面掛嶼相連。從該島的東端至北方的南面掛嶼、小白沙嶼以西,連至屈爪嶼以南,是塊廣大的海蝕平臺,其緣邊有標準的裙礁發育。澎澎灘位於鳥嶼西南方,員貝嶼北側海域所新生的沙洲,長約一千公尺,為澎湖最著名的景點之一。【建議停留時間】 3小時或過夜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鳥嶼是澎湖群島的一個島嶼,位於白沙島東方海面、員貝村的東北方,行政區屬於澎湖縣白沙鄉。面積約為26.5公頃,海岸線約為2.5公里。居民多半是以從事漁業為主。   景點服務電話:     886-6-9916004   景點地址:     澎湖縣白沙鄉鳥嶼村   郵遞區號:     884   交通資訊:     欲前往鳥嶼者,所搭乘東海船班交通資訊。   開放時間:     星期日 24 小時營業;星期一 24 小時營業;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景點照片: 鳥嶼地標...

【高雄市】【景點】多納石板屋

景點名稱:     多納石板屋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多納里沿革介紹:多納里以前稱作「屯子」,是由日文音譯過來的。相傳有兩位獵人和一隻狗,經過今日的多納里去打獵。以前,多納里有一個沼澤地,每次狗狗經過沼澤地的河岸,都不肯離去,後來獵人回到部落,並帶部落頭目前往,發現該沼澤地是一個水源充足,並有多重山作為屏障,適合居住的一個好地方。經過族人協調之後,遷移到現在的多納里。隨即另一個部落也遷移至此居住。過了不久,又有第三個部落也看到遠方冒著黑煙,而派人前來探勘,隨後亦加入多納部落居住,形成更大的一個部落,就是今日的多納里。 石板屋介紹:多納部落先民早先在溫泉溪就地取材,取黑灰板岩。黑灰板岩在「易經學」裡面來說,又分陰陽,或公母石板。母的石板久了會風化,而公的石板比較黑、厚實,也較重,幾乎都用作石板的屋頂,或床鋪。多納里里民以互助合作的精神,堆砌石板架屋。第一代石板屋較矮,室內沒有隔間,也沒有使用任何鐵釘或鐵線作輔助。第二代石板屋就加上了輔助材料,室內也有了隔間,把整間石板屋分成臥室、客廳、廚房,以及儲藏糧食的地方。第三代石板屋進步到石板在建造前先以切割機具作整形,且屋樑也跟著挑高,使得建物具現代感。有的石板屋,門楣或門柱上亦有一些百步蛇的圖騰,象徵著頭目或貴族的身份地位。 居住於石板屋內冬暖夏涼。到目前為止,尚未傳出地震颱風時有石板屋倒塌的例子。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景點服務電話:     886-7-6871234   景點地址:     高雄市茂林區多納里   郵遞區號:        開放時間:     09:00~17:00   景點位置:     位置緯度:22.92212       位置經度:120.78097   景點位置 - Google地圖: #map { height: 400px; width: 100%; } function initMap() { var...

【澎湖縣】【景點】西嶼燈塔(漁翁島燈塔)

景點名稱:     西嶼燈塔(漁翁島燈塔)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西嶼燈塔位於西嶼鄉西邊海濱,又稱為漁翁島燈塔,地處高地,視野相當遼闊,列為國家級古蹟。西嶼燈塔過去長年屢遭風災,塔頂油燈所產生的光力較薄弱,無法達到國際各國燈塔應有的光力標準,英、美、日、法等國向清政府要求構建新式燈塔,而漁翁島燈塔是在西嶼燈塔被拆除之後,於清光緒年間重新建造,也是台澎地區所建最早的西式燈塔。漁翁島燈塔的外觀,是明亮的白色柱狀建築,由下往上漸縮,佇立於花崗岩地形之上,燈塔的四周,以石牆環繞著,內部構造則是螺旋梯向上蔓延,走進漁翁島燈塔的白色圍牆之內,會發現雪白的西式燈塔、建築物、階梯,與綠意盎然的草皮及蔚藍的海洋對比,更加耀眼。在西嶼燈塔西側外牆處,立有一座十字架碑,撰有「娜莉·歐德利斯科爾」之氏名,推測為1881年至1895年間英國守塔員女兒之墓,至今依然矗立在此。漁翁島燈塔旁就是軍事重地,若想要拍照攝影,遊客務必謹慎留意拍攝的方向。【建議停留時間】 2小時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西嶼燈塔位於西嶼鄉西邊海濱,又稱為漁翁島燈塔,地處高地,視野相當遼闊,列為國家級古蹟。   景點服務電話:     886-6-9981766   景點地址:     澎湖縣西嶼鄉外垵村35鄰195號   郵遞區號:     881   交通資訊:     馬公出發,沿澎203號縣道,往西嶼鄉方向,接著走澎8鄉道,再接澎6鄉道,約59分鐘可抵達。   開放時間:        景點照片: 燈塔庭院內立有3座石碑,及1座十字架碑,清朝時刻立 漁翁島燈塔入口 純白建築與藍天白雲相襯 景點位置:     位置緯度:23.56242       位置經度:119.46958   景點位置 - Google地圖: #map { height: 400px; width: 100%;...

【屏東縣】【景點】地磨兒藝術園區公園

景點名稱:     地磨兒藝術園區公園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祖靈柱上雕刻著10朵百合,一朵百合便代表一個村,因此祖靈柱上實際指的是10個村落,它象徵的就是原住民所凝聚的向心力 ─「團結」與「親情」。生命公園廣場:生命孕育原住民文化精神傳承為指標的公園。祖靈柱:象徵男性生殖器,意為祈福生命之延續。另象徵「通天梯」,意為藉天梯傳遞部落之祈求及來自祖靈的祝福。灶:象徵女性及母親,意為維繫家庭飲食,並祈求生命之孕育生生不息。同時祈求每日食物之充足動植物祭台:祈禱動植物生生不息,為人類生存命脈。生命舞台:如太陽形狀的「生命舞台」部落舉行慶典、祭儀展演及文化產業展示的自然戶外舞台,具有維護傳統與發展觀光的雙重意義。百步蛇座椅:石板設計排列成排灣族祭祀對象的百步蛇樣子, 象徵團結部落的力量。水道:由中央貫穿全區的水道串聯著祖靈柱、母灶、動植物祭台、與生命舞台,象徵結合男女及宇宙間美好的事物,才能衍生出多元的文化樣貌。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景點服務電話:     886-7-6871234   景點地址:     屏東縣三地門鄉   郵遞區號:        開放時間:     全天   景點位置:     位置緯度:22.7193       位置經度:120.65492   景點位置 - Google地圖: #map { height: 400px; width: 100%; } function initMap() { var...

【屏東縣】【景點】桃花源

景點名稱:     桃花源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桃花源是瑪家鄉的後花園。在海拔1,077公尺,雲霧飄渺的山巒裡,佔地約2甲地,種植很多桃樹、紅肉李樹、杏樹、野百合,視野非常優美。 為何以「桃花源」作為地名?先談談一則桃杏的情愛故事。桃花源主人潘永福先生在自家山坡地種植了很多桃樹,好不容易照顧到可以結實累累的程度,卻被一群沒有出資本的股東(猴子)給拖慘了,導致每年都血本無歸,沒法收成。最後他只好改變方式,試著將桃樹接上杏花樹,沒想到只開花,不結果,所開的花有白色、紅色、粉紅色,而花瓣竟然有32瓣(原先的桃花只有5瓣)。所以他稱這是「桃杏叢瓣花」,既漂亮又浪漫。原本他都在過年前剪花、賣花,是個快樂的花農。經過一段時間,他始終有一個未實現的夢想,就是很想帶動部落的產業。因此,他集結部落中一些有共識的人,成立了「瓦達部落產業發展協會」,改變產業策略,花期時開放觀光客賞花,酌收清潔費每人50元。 潘理事長從此不賣花,不賣果,為活絡部落的產業而盡一分心力,更提供遊客欣賞美麗浪漫的花海,營造瑪家鄉後山的世外桃花源。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景點服務電話:     886-7-6871234   景點地址:     屏東縣瑪家鄉   郵遞區號:        開放時間:     全天   景點位置:     位置緯度:22.66541       位置經度:120.68283   景點位置 - Google地圖: #map { height: 400px; width: 100%; } function initMap() { var...

【高雄市】【景點】藤枝森林遊樂區

景點名稱:     藤枝森林遊樂區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現因莫拉克颱風受創整修中】位置:省道台27線9km旁荖濃林道20km處地址:高雄市桃源區寶山里藤枝段78號海拔介於500至1800公尺間的「藤枝國家森林遊樂區」擁有非常豐富的高山林相,區內種植了楓、杉、櫻、梅、二葉松等植物,區內植物隨著季節的變化有著不同的風貌,多變的美景叫人流漣忘返,是全台灣天然闊葉林保存最好的地方之一。本區素有「南台灣小溪頭」之稱,區內人工規劃不多,尚保有原始之美。森濤村海拔1550公尺,屬林務局屏東林區管理處六龜工作站管轄。裡面森林蒼鬱,山谷起伏,雲霧瀰漫,望如綠海波濤,因此又名「森濤」遊樂區,可遠眺玉山、大小關山、北大武山、卑南主山的瞭望台更是區內最熱門的必訪景點。這裡年平均溫度為17度,5~9月雨季,全年霧天達180天,溫差小,氣候涼爽,是極佳避暑勝地。適合季節:1~ 4月,10~ 12月。最適合進行森林浴、登山健行、觀賞樹海、看日出、賞鳥等活動,同時亦是自然生態教育最佳的場所。本區面積有770餘公頃,海拔高度约1500~1580公尺。保存原始風貌,有壯觀的樹海景象,天然闊葉林,優美的人工林,豐富的鳥類資源及物境天成的自然景觀。在地屬熱帶之南部尤屬難得,同時擁有雄偉狀觀古典式檜木製牌樓,國產木材製觀摩小木屋,瞭望台,氣象站,三等三角點,特別是藤枝國家森林遊樂區餐廳旁之警鐘原供為警示用途,如今物換星移,現今作為餐廳用餐告知之用。藤枝山莊步道: 大門口至藤枝山莊長600公尺,以連鎖磚舖設之林下步道。瞭望台A線步道: 以遊客中心為起點,其中以A線之坡度較緩,且此步道路基已相當穩固,步道長公尺,步行大約需1小時20分鐘,很適合一般大眾步行,中點有一觀鳥亭,可休憩賞鳥,沿線景觀以天然闊葉林相為主,極富原始森林之氣息。瞭望台B線步道: 樹海步道中點至瞭望台長1800公尺,起點為300多階之好漢坡道,全線為階梯式原始路面大約需1小時左右,沿途以人工林之整齊特色取勝,獨特之雲杉造林區及珍貴固有樹種紅檜造林區等,均足以增加遊憩之樂趣。森濤健身步道:遊客中心下方至藤枝山莊長920公尺,為原始路面步道。遊客中心下方之碎石步道終點分成兩條路,左行可通往森濤健身循環步道,右行往瀑布循環線。水澗循環步道: 遊客中心下方至第一水澗至接樹海步道路口,長1500公尺,以原始路面步道為主。瀑布循環線地形起伏,中段可經過森濤第一及第二水澗,最佳的森林浴場。遊客中心步道 : 大門口至遊客中心,長580公尺,為柏油路面可供車輛行駛。樹海循環步道:遊客中心經樹海休息區經台灣杉涼亭至第二水澗,長5200公尺,以原始路面步道為主,於崩坍處以木棧道施作。瞭望台C線步道: 瞭望台至樹海休息區長2400公尺,為原始路面步道。本遊樂區開放時間:上午8時至下午5時30分 地址:高雄市桃源區寶山里藤枝段78號。 電話:07-6893118或07-6895123 訂房專線:07-6895123 訂房時間:上午8時至12時 ,下午1時30分至17時30分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景點服務電話:     886-7-6871234   景點地址:     高雄市桃源區寶山里藤枝段78號   郵遞區號:        開放時間:     休園中   景點位置:     位置緯度:23.06764       位置經度:120.7547   景點位置 -...

【澎湖縣】【景點】七美人塚

景點名稱:     七美人塚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七美人塚位於澎湖七美鄉的南港村,朝著東南方的南滬港走可以看見傳說中的七美人塚了,七美人塚有兩個石碑,是現在唯二現存的,分別在香花樹的前後,上頭的字體因為年代而變得模糊無法辨識。關於七美人塚有個傳說,以前盜賊從附近海岸登上七美,在村中燒殺擄掠,村中七位女子不願意受到盜賊的侮辱,便一起投井自盡,村民為了紀念這七位貞烈的女子,用土填井,不久後井旁長出香花樹且非常清香,於是立碑紀念,四百多年來,七美人塚旁的香花樹依然飄香,每年皆盛開,因此附近的居民都虔誠的祭祀著七美人塚,據說為了紀念,將地名更名為七美的由來喔。澎湖地區有一個花娘信仰,指尚未出嫁的女子就稱為「花娘」,據說這七美人塚的七位姑娘都是花娘,所以若男性來到七美人塚有比較輕浮的行為,會受到這七位花娘的懲罰喔!【建議停留時間】 0.5小時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七美人塚位於澎湖七美鄉的南港村,朝著東南方的南滬港走可以看見傳說中的七美人塚了,七美人塚有兩個石碑,是現在唯二現存的,分別在香花樹的前後,上頭的字體因為年代而變得模糊無法辨識。   景點服務電話:     886-6-9216445   景點地址:     澎湖縣七美鄉南滬港東南方   郵遞區號:     883   交通資訊:     南海船班交通資訊(點此連結)   開放時間:     星期日 24 小時營業;星期一 24 小時營業;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景點照片: 七美人塚景觀...

【澎湖縣】【景點】雙心石滬

景點名稱:     雙心石滬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石滬是澎湖獨特的人文景觀,也是澎湖先民智慧的結晶,先人利用玄武岩及珊瑚礁在潮間帶築成的捕魚石牆,利用潮汐間的海位落差,將魚群困在石牆內,這種傳統陷阱捕漁方法,展現澎湖人與大海相互依存的生活痕跡,其中雙心石滬因有兩座心狀石滬而得此美名。澎湖七美鄉的雙心石滬位於東湖村的頂隙,又被稱為「頂隙滬」。雙心石滬為由兩個石滬搭成的心型,從高處向下俯瞰,頭尾相接,形成兩個愛心相連的浪漫景象,是澎湖地區眾多石滬中保留最完整的石滬之一。如要觀看雙心石滬建議先確認每日的退潮時間,才能順利看到完整的石滬雙心形狀喔。【建議停留時間】 0.5小時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石滬是澎湖獨特的人文景觀,也是澎湖先民智慧的結晶,先人利用玄武岩及珊瑚礁在潮間帶築成的捕魚石牆,利用潮汐間的海位落差,將魚群困在石牆內,這種傳統陷阱捕漁方法,展現澎湖人與大海相互依存的生活痕跡,其中雙心石滬因有兩座心狀石滬而得此美名。   景點服務電話:     886-6-9991575   景點地址:     澎湖縣七美鄉東湖村頂隙北面海崖下   郵遞區號:     883   交通資訊:     南海船班交通資訊(點此連結)   開放時間:     星期日 24 小時營業;星期一 24 小時營業;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景點照片: 不同角度遠眺雙心石滬...

【高雄市】【景點】紫蝶幽谷 (生態公園)

景點名稱:     紫蝶幽谷 (生態公園)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資料來源:詹家龍(台灣蝴蝶保育學會研究員)每年冬天,保守估計至少有超過百萬隻紫斑蝶會乘著滑翔翼般造型的紫翅膀,來到南台灣魯凱、排灣族人的聖山 ─ 大武山腳下溫暖避風的山谷,形成最高可達100萬隻以上的越冬集團「紫蝶幽谷」,和太平洋彼端的墨西哥「帝王斑蝶谷」,併列為目前世界兩種大規模「越冬型蝴蝶谷」。「紫蝶幽谷」只分布在排灣、魯凱族人世居的高雄、屏東及台東縣中低海拔山區,目前已知的紫蝶谷約30處,其中最密集的高雄市茂林地區至少有7個紫蝶幽谷。紫蝶幽谷並非一個地名,而是蝴蝶研究者用來專指紫斑蝶群聚越冬的生物現象。每年冬天群聚紫蝶幽谷的主要成員為4種紫斑蝶,包含小紫斑蝶、端紫斑蝶、圓翅紫斑蝶、斯氏紫斑蝶。亦可零星見到翅膀上散佈著水藍斑紋的6種青斑蝶、黑脈樺斑蝶及僅見於恆春地區大白斑蝶。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景點服務電話:     886-7-6871234   景點地址:     高雄市茂林區   郵遞區號:        開放時間:     全天   景點位置:     位置緯度:22.89725       位置經度:120.67176   景點位置 - Google地圖: #map { height: 400px; width: 100%; } function initMap() {...

【澎湖縣】【景點】林投日軍上陸紀念碑

景點名稱:     林投日軍上陸紀念碑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林投日軍登陸紀念碑為日軍侵澎於林投登陸後所立之紀念碑。高約十餘公尺,平面為八角形。以花崗岩建造,周圍以貓江石築成圍牆,主體大約可分為三段構成。建積約四三四平方公尺。為目前國內最早有關日軍侵台之紀念碑。林投日軍登陸紀念碑為日本海軍1895年戰役於林投登陸後所立之紀念碑,原碑文為「明治二十八年海軍聯合陸戰隊上陸紀念碑」。高約十餘公尺,平面為八角形。以花崗岩建造,周圍以貓江石築成圍牆,主體大約可分為三段構成。建築面積約400平方公尺。該碑為1924年(大正13年)3月23日設立,費一千餘圓,要港司令官谷口與澎湖郡守竹下具名。二次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後,碑文改為台灣光復紀念碑。為目前國內最早有關日軍侵台之紀念碑。二次戰後,民國三十四年日軍戰敗後,國民政府接收後改為「抗戰勝利紀念碑」。【建議停留時間】 0.5小時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林投日軍登陸紀念碑為日軍侵澎於林投登陸後所立之紀念碑。高約十餘公尺,平面為八角形。以花崗岩建造,周圍以貓江石築成圍牆,主體大約可分為三段構成。建積約四三四平方公尺。為目前國內最早有關日軍侵台之紀念碑。   景點服務電話:     886-6-9216521   景點地址:     澎湖縣湖西鄉林投村(林投公園附近)   郵遞區號:     885   交通資訊:     馬公出發,沿澎204號縣道,經過林投公園後,再往前點,紀念碑就在左側,約15分鐘車程。   開放時間:     星期日 24 小時營業;星期一 24 小時營業;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景點照片: 紀念碑周圍以貓江石築成圍牆...

【高雄市】【景點】十八羅漢山

景點名稱:     十八羅漢山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區位:省道台27甲線,位於新威到六龜公路的6個隧道中間。十八羅漢山位於台27 甲線上,在六龜區荖濃溪旁,由40餘座直立圓錐狀的山脈所組成,山形有如火焰,所以十八羅漢山又稱六龜火炎山,是六龜區的守護神。此處的地質為一巨厚的礫石層,礫岩層露出水面後,受營力作用的交互影響下,一塊塊的礫石層往下崩落,在下切侵蝕的作用下,形成峰峰獨立的景象,獲得台灣小桂林之稱。礫石層的透水性良好,因此很容易往下侵蝕,然在乾燥期時又能維持陡立峻峭的山坡而成一特殊景觀,植物不易存活,遂有火炎山地形之稱。特殊地形有U型谷、峽谷、山頭、曲流和乾旱溪谷。「十八羅漢山」這名稱便是由於地形奇特如同十八羅漢而來,是六龜最美麗的地理景觀。欣賞十八羅漢山的最佳位置在荖濃溪對岸,從那邊眺望十八羅漢山,可將山水相依的秀麗景象一覽無遺。十八羅漢山為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經多年保護,在深入山區中,可見松鼠與彌猴等野生動物。若要欣賞絕妙的景觀並拍到景致壯麗的照片,選擇風和日麗的日子出發最佳。約莫凌晨三、四點,天空透著薄霧之際,河水倒映著微微日光,波光流轉,風情萬種。光影與河水之間的流轉變化,時而伴隨著山嵐的出現,在不同的時刻,山色呈現了千萬種姿態,而為了一覽奇觀,耐心靜候相信是值得的。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景點服務電話:     886-7-6871234   景點地址:     省道台27甲線,位於新威到六龜公路的6個隧道中間   郵遞區號:        開放時間:     全天   景點位置:     位置緯度:22.94436       位置經度:120.63458   景點位置 - Google地圖: #map { height: 400px; width: 100%; } function initMap() { var uluru...

【澎湖縣】【景點】通梁古榕

景點名稱:     通梁古榕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通梁古榕位於澎湖縣的白沙鄉通梁村,佇立於當地的保安宮前方已經有三百多年之久也是澎湖本島上唯一如此高齡的榕樹。儘管高齡三百多年卻仍屹立不搖,松樹枝葉茂密,枝枒向四方交織擴展,形成了非常大的天然遮陽休憩之處,見證澎湖三百年人事,富有歷史文化的意義。覆蓋面積廣闊,其頗富傳奇色彩的身世,更是國內知名的「神木」之一,在澎湖早有「通梁榕,赤崁宮」之稱號。走進保安宮,從門口就可以清楚看見這片榕樹枝枒所編織而成的天然遮陽棚,有三百年大榕樹的鎮守,保安宮總是香火鼎盛,許多人都慕名而來。通梁古榕保有有許多古人所刻的石碑,多半是紀念榕樹的茂密與長壽。如此高齡茂盛的榕樹,是非常少見的,需要被積極維護。如果到保安宮來參觀通梁古榕,請切記除了回憶和照片,不要在大榕樹身上留下任何痕跡!【建議停留時間】 0.5小時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通梁古榕位於澎湖縣的白沙鄉通梁村,澎湖第一高齡榕樹,枝枒向四方交織擴展,形成了非常大的天然遮陽休憩之處。   景點服務電話:     886-6-9216521   景點地址:     澎湖縣白沙鄉通梁村68-1號   郵遞區號:     884   交通資訊:     自馬公出發沿澎203號縣道,經東衛往北直走,過中正橋與永安橋,往跨海大橋路線走,近跨海大橋。   開放時間:     星期日 24 小時營業;星期一 24 小時營業;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景點照片: 綠蔭覆蓋廟前空地形成一片乘涼歇息的廣場...

【澎湖縣】【景點】東嶼坪

景點名稱:     東嶼坪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東嶼坪嶼為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註1)的四個主要島嶼之一,位在澎湖縣望安鄉東坪村的一個島嶼,與西嶼坪嶼相鄰;東嶼坪嶼是澎湖火山熔岩最後形成的島,大約在800萬年前。 位在望安嶼南方偏東,兩島相距約10海浬,其海域擁有覆蓋率極高的珊瑚、海地生態豐富繽紛,還有未經過度開發的陸上區域,保留以玄武岩、珊瑚礁岩所建造的澎湖厝、菜宅,還有繁盛時期的洋樓建築。 島嶼從中央分成南北長型路塊,四周多為陡峭海崖,北岸有數條蜿蜒的岩脈,南岸有大片綿延的沙灘地,西岸也有一處小沙灘。 聚落主要分不在西方和西南方的凹地,南北路塊邊坡都有佔地廣闊的菜宅(註2)、梯田,形成特殊的人文景觀。目前住戶居民不多,主要產業是觀光業與漁業;島上觀光可欣賞塔仔、陸連島、青蛙石、東嶼坪嶼聚落、梯田與菜宅、玄武岩節理景觀。 塔仔,港口碼頭的一塊巨岩,貌似關公像,幾乎全為裸露玄武岩,長期受海水與風化侵蝕,使得周圍岩石呈現土黃色。 陸連島,在南方海岸可見當地稱為「四仔角」的陸連島,其中一側有著廣闊的海蝕平台,上面佈滿多種潮間帶生物。 青蛙石,由玄武岩集塊岩組成,形似青蛙蹲踞狀。 東嶼坪嶼聚落,聚落分布在島上的南區、中區、北區,房厝多為傳統閩式建築,由南到北沿著山丘避風處逆向而行。 梯田與菜宅,在東嶼坪嶼南北兩陸塊中間,為避強勁的東北季風,在這裡可看到壯觀的梯田與菜宅遺跡,可以想見昔日農耕的最佳印證。 玄武岩節理景觀,在後山可見到海蝕溝、海蝕柱、海蝕洞等多樣地質景觀;以金龍塔為中心,左側有海蝕拱門,往海望去,可見海蝕溝地形,右側有因岩漿噴發冷卻時間不同而形成的柱狀與板狀兩種節理,在底下則為火山角礫岩層。 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範圍內各島嶼資源有限,請遊客珍惜各項資源,並隨手將垃圾帶離島上,不增加島嶼負擔。 註1:澎湖南方四島包含望安鄉所轄東嶼坪嶼、西嶼坪嶼、東吉嶼、西吉嶼及其周邊島礁註2:菜宅是一種四面都以玄武岩或是硓石砌牆的建築結構,可以抵檔強風,讓作物順利生長。 【建議停留時間】 4小時或過夜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東嶼坪嶼是位於台灣澎湖縣望安鄉東坪村的一個島嶼。東嶼坪嶼是澎湖群島中的南方四島之一(另外三島是東吉嶼、西吉嶼、西嶼坪嶼),和西嶼坪嶼相鄰。   景點服務電話:     886-6-9216521   景點地址:     澎湖縣望安鄉東嶼坪   郵遞區號:     882   交通資訊:     自費雇民營交通船   開放時間:     星期日 24 小時營業;星期一 24 小時營業;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景點照片: 位在高地的金龍塔...

【澎湖縣】【景點】岐頭親水公園

景點名稱:     岐頭親水公園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岐頭親水公園位在白沙島,岐頭親水公園,從港子村大榕樹入口直入,經過水族館後,即可到達。親水公園是利用潮差設計建構的一座公園,是座具豐富海洋生態的園區。裏頭有潮間帶漫步活動區,潮差圓形戲水池和兒童遊樂設施,是個多功能的遊憩區;潮間帶生態行,是現今較新穎的觀光活動,讓遊客親自下海捕拾,體驗不一樣的海上遊憩,是處具知性教育意義的好去處。岐頭親水公園和澎湖水族館結合成一處生態活動區,前有潮間帶,是生態之旅最佳知識學習教室。岐頭村和員貝嶼隔海相望,東側社區後的岐山,視野廣闊,有白沙八景之一的「岐山日出」‧親水公園旁則是岐頭碼頭漁港,這裡則是鳥嶼、員貝兩地交通遊憩船碼頭,現今已成為東北海之旅的重要航線據點。【建議停留時間】 0.5小時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岐頭親水公園位在白沙島,岐頭親水公園,從港子村大榕樹入口直入,經過水族館後,即可到達。親水公園是利用潮差設計建構的一座公園,是座具豐富海洋生態的園區‧   景點服務電話:     886-6-9216445   景點地址:     澎湖縣白沙鄉岐頭村58號   郵遞區號:     884   交通資訊:     馬公出發,沿澎203號縣道往北環,經過中正橋與永安橋,至港仔村,經過澎湖水族館後直入即可抵達。   開放時間:     星期日 24 小時營業;星期一 24 小時營業;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景點照片: 岐頭親水公園是個多功能的遊憩區...

【澎湖縣】【景點】澎祖海產加工廠

景點名稱:     澎祖海產加工廠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澎祖股份有限公司位於四面環海的澎湖縣白沙鄉赤崁村,鄰近海域潔淨、漁產豐沛,尤以丁香魚最為聞名。每年丁香魚季,經常湧近大批遊客爭相採購,赤崁丁香令人激賞的品質早已廣受消費者的肯定和歡迎。澎祖食品係以澎祖海產加工廠為基礎設立,十多年來自產自銷,經營新鮮魚貨承銷和本地海產加工、販售…等業務,累積了豐富且專精的海產加工技術。為因應澎湖觀光發展和滿足特產消費市場之需求,澎祖食品不斷地創新求新,學習現代化的產銷運作,不斷引進新的生產技術及設備。在96年大膽的顛覆傳統特產販售方式,推出全新自動化的澎祖系列產品包裝後,澎祖食品在歷經數年艱辛的企業體質改造後,逐漸擴充成頗具規模的澎祖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澎祖食品將最具有澎湖區域特色的丁香及海菜作為主力研發產品,更希望藉此向外推廣澎湖的漁產特色。【建議停留時間】 1小時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澎祖股份有限公司位於四面環海的澎湖縣白沙鄉赤崁村,鄰近海域潔淨、漁產豐沛,尤以丁香魚最為聞名。每年丁香魚季,經常湧近大批遊客爭相採購,赤崁丁香令人激賞的品質早已廣受消費者的肯定和歡迎。澎祖食品係以澎祖海產加工廠為基礎設立,十多年來自產自銷,經營新鮮魚貨承銷和本地海產加工、販售…等業務,累積了豐富且專精的海產加工技術。   景點服務電話:     886-6-9932911   景點地址:     澎湖縣白沙鄉赤崁漁港新村46號   郵遞區號:     884   交通資訊:     由馬公市區沿縣道203至東衛左轉北行,途經中屯、講美、港子,至赤崁碼頭即可,澎祖海產加工廠就在附近。   開放時間:        景點照片: 澎祖海產加工廠 澎祖海產加工廠 景點地圖/簡圖介紹網址: 景點位置:     位置緯度:23.66404       位置經度:119.59485   景點位置 - Google地圖: #map { height: 400px; width: 100%;...

【澎湖縣】【景點】赤崁仙人掌公園

景點名稱:     赤崁仙人掌公園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位於赤崁碼頭的赤崁仙人掌公園,明顯地標就是在北海遊客服務中心的停車場後方,有塊約3層樓高的岩壁,因地勢較高,所以一般人不太會在這裡採集仙人掌的果實,也是這樣,這片仙人掌公園可保留較完整且壯觀的仙人掌植物和果實景觀。赤崁仙人掌公園還可見特殊的岩石風化樣貌,這裡規劃了涼亭和木棧道,方便走著木棧道爬上公園上方,可以更加看清楚仙人掌群壯觀貌,而上頭涼亭,可在這乘涼和瞭望北方海域,十分放鬆。經過北環時或是在北海遊客服務中心等候搭船時,可來這裡瞧瞧這片完整的仙人掌,亦可在涼亭上望海放鬆。在赤崁仙人掌公園前方,有片赤崁沙灘,是個珊瑚貝殼碎屑海灘,因少數人會繞道來這裡,所以保持得很乾淨,這裡也是任賢齊新片取景之一地點。【建議停留時間】 1小時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位於赤崁碼頭的赤崁仙人掌公園,明顯地標就是在北海遊客服務中心的停車場後方,有塊約3層樓高的岩壁,因地勢較高,這片仙人掌公園可保留較完整且壯觀的仙人掌植物和果實景觀。   景點服務電話:     886-6-9953308   景點地址:     澎湖縣白沙鄉赤崁村37-4號   郵遞區號:     884   交通資訊:     自馬公出發沿澎203號縣道,往跨海大橋路線走,約27分鐘路程,就在北海遊客中心停車場旁。   開放時間:     星期日 24 小時營業;星期一 24 小時營業;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景點照片: 赤崁仙人掌公園可見特殊的岩石風化樣貌...

【澎湖縣】【景點】西嶼西臺(西臺古堡)

景點名稱:     西嶼西臺(西臺古堡)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西嶼西臺位於西嶼鄉外垵村的海岸邊,占地約八公頃,又稱作西嶼古堡,是清朝劉銘傳所修之砲臺,清法和議後,劉銘傳為防臺灣海峽受賊寇侵擾,奏請於澎湖設總兵一名,並加強澎湖防務,興建大城北砲臺、金龜頭砲臺、西嶼東臺和西嶼西臺等四座新式阿姆斯壯後膛砲砲臺。西嶼西臺四周由堅實的牆垣環繞,是澎湖現存最完整且規模最大的古炮台,值得一提的是,於拱門上方鑲嵌「西嶼西台」石額,由清朝大臣李鴻章親題,因此又稱「李鴻章古堡」,走訪到此,請記得抬頭看看呢。西嶼西臺為凹下式建築,被包覆在玄武岩地形內,與地面呈現同高,城內安置四門大砲,且內部四通八達,內部通道連接古堡四方,以便士兵作戰時互相聯繫,從隧道頂端可眺望外垵港灣壯闊的海景,是來到澎湖絕對不能錯過的景點之一。【建議停留時間】 2小時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西嶼西臺位於西嶼鄉外垵村的海岸邊,占地約八公頃,又稱作西嶼古堡,是清朝劉銘傳所修之砲臺,清法和議後,劉銘傳為防臺灣海峽受賊寇侵擾,奏請於澎湖設總兵一名,並加強澎湖防務,興建大城北砲臺、金龜頭砲臺、西嶼東臺和西嶼西臺等四座新式阿姆斯壯後膛砲砲臺。   景點服務電話:     886-6-9216521   景點地址:     澎湖縣西嶼鄉外垵村278地號   郵遞區號:     881   交通資訊:     馬公出發,沿澎203號縣道,往西嶼鄉方向,約58分鐘可抵達。   開放時間:        景點照片: 站在碉堡上看古砲台 西嶼西臺 景點地圖/簡圖介紹網址: 景點位置:     位置緯度:23.56411       位置經度:119.48928   景點位置 - Google地圖: #map { height: 400px; width: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