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名稱:
瓦硐張百萬故居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瓦硐村清朝時期稱為「瓦硐港社」,日據時代分別稱作「瓦硐鄉(社)」及「瓦硐」,光復後才稱為瓦硐村。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瓦硐村清朝時期稱為「瓦硐港社」,日據時代分別稱作「瓦硐鄉(社)」及「瓦硐」,光復後才稱為瓦硐村。因先民於明末清初時即開始作官,有數十艘大帆船與廣東、福建通商,在當時凡是官家或富貴人家,其居家屋頂都蓋有弧形琉璃瓦片,此種琉璃瓦片於閩南發音稱作「瓦硐」,因而得名。村內可見牛隻、牛車及傳統咾咕石厝,成為瓦硐村內重要歷史資源。張百萬,澎湖白沙鄉商人,發富過程頗具民間傳說色彩。而一子孫起事獲有軍功,故雍正二年雍正皇帝誥贈,此一誥封金匣現存於白沙鄉瓦硐村張家故宅,為澎湖民間至今所僅見的一塊誥封匾額。而屋主張氏祖孫三代同受清帝封為「懷遠將軍」,今尚存有許多珍貴的文物,是澎湖僅見的古代巨宅。【建議停留時間】0.5小時
景點服務電話: 886-6-9274400
景點地址: 884 澎湖縣白沙鄉瓦硐村31號
郵遞區號: 884
交通資訊: 馬公出發,沿203縣道,約25分鐘車程可抵達。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景點位置: 位置緯度:23.65668
位置經度:119.58712
景點位置 - Google地圖:

景點分類1: 遊憩類
古蹟分級: 非古蹟
景點主要停車場位置: 位置緯度:23.65668
位置經度:119.58712
景點主要停車場位置 - Google地圖:
票價資訊: 僅供建築外觀欣賞,不對外開放。
警告及注意事項: 為維護村民生活品質,請勿喧嘩、亂丟垃圾,交通工具請停妥,以保持街道暢通。
所屬縣市: 澎湖縣
觀光局檔案更新時間(ISO8601格式): 2020-06-08T01:10:40+08:00
顯名聲明: 提供機關/交通部觀光局 [2020] [觀光景點資料 2020/07/11]
此開放資料依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 (Open Government Data License) 進行公眾釋出,使用者於遵守本條款各項規定之前提下,得利用之。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http://data.gov.tw/?q=principle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瓦硐村清朝時期稱為「瓦硐港社」,日據時代分別稱作「瓦硐鄉(社)」及「瓦硐」,光復後才稱為瓦硐村。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瓦硐村清朝時期稱為「瓦硐港社」,日據時代分別稱作「瓦硐鄉(社)」及「瓦硐」,光復後才稱為瓦硐村。因先民於明末清初時即開始作官,有數十艘大帆船與廣東、福建通商,在當時凡是官家或富貴人家,其居家屋頂都蓋有弧形琉璃瓦片,此種琉璃瓦片於閩南發音稱作「瓦硐」,因而得名。村內可見牛隻、牛車及傳統咾咕石厝,成為瓦硐村內重要歷史資源。張百萬,澎湖白沙鄉商人,發富過程頗具民間傳說色彩。而一子孫起事獲有軍功,故雍正二年雍正皇帝誥贈,此一誥封金匣現存於白沙鄉瓦硐村張家故宅,為澎湖民間至今所僅見的一塊誥封匾額。而屋主張氏祖孫三代同受清帝封為「懷遠將軍」,今尚存有許多珍貴的文物,是澎湖僅見的古代巨宅。【建議停留時間】0.5小時
景點服務電話: 886-6-9274400
景點地址: 884 澎湖縣白沙鄉瓦硐村31號
郵遞區號: 884
交通資訊: 馬公出發,沿203縣道,約25分鐘車程可抵達。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景點位置: 位置緯度:23.65668
位置經度:119.58712
景點位置 - Google地圖:
景點分類1: 遊憩類
古蹟分級: 非古蹟
景點主要停車場位置: 位置緯度:23.65668
位置經度:119.58712
景點主要停車場位置 - Google地圖:
票價資訊: 僅供建築外觀欣賞,不對外開放。
警告及注意事項: 為維護村民生活品質,請勿喧嘩、亂丟垃圾,交通工具請停妥,以保持街道暢通。
所屬縣市: 澎湖縣
觀光局檔案更新時間(ISO8601格式): 2020-06-08T01:10:40+08:00
顯名聲明: 提供機關/交通部觀光局 [2020] [觀光景點資料 2020/07/11]
此開放資料依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 (Open Government Data License) 進行公眾釋出,使用者於遵守本條款各項規定之前提下,得利用之。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http://data.gov.tw/?q=principle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