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名稱:
建和社區(射馬干部落)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建和」位於臺東市西南方,在臺東沖積平原的扇頂邊緣,背山面海,全里共有六個聚落,由北而南分別為:建上路(上建和)、建豐、建東(原藤)、魚池、新社(下建和)、民生等。六個聚落中以下建和最大,人口最多也最集中,因此一般人以新社代表建和,直稱新社為建和。居民以卑南族人為主,其餘為早期西部移民,產業不發達,人口有外流現象,青壯年人口比例不多。 自民國87年起,行政院文建會的「振興地方傳統產業計畫」補助建和社區300萬元,設立了「建和木雕藝術村」。由臺灣著名原住民雕刻家的部落頭目哈古(漢名為陳文生)指導大家木雕創作,在他薰陶下,建和社區的居民皆具備有很好的雕刻基礎、擁有豐沛的靈感巧思。使得社區內每條街道的十字路口、轉角、每戶住家牆壁皆有板雕及木雕展示。讓建和社區擁有顯著的原民風格,獨一無二的社區藝文展示空間,將木雕技藝和卑南傳統文化得以長久傳承下去。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臺東市建和社區是個以原住民為主體之部落型社區,原名為射馬干部落,原址於射馬干山下的舊建和部落,幾經遷移至現址。近年來由於社區營造之推展,藉由木雕創作,促使部落逐漸以「木雕村」形象打響名號。尤其頭目哈古(漢名為陳文生)的木雕作品更打進了國際,為部落的名聲更添佳話。
景點服務電話: 886-8-9511578
景點地址: 臺東縣950臺東市建和二街
郵遞區號: 950
交通資訊: 搭乘火車:搭乘臺鐵至知本車站,直行站前富裕路約400公尺右轉吉泰路,續行約1.3公里後至青海路三段左轉,行進約300公尺後右轉建和二路即到達。建議租賃交通工具前往。搭乘公車:搭乘鼎東客運山線8130、8131、8132、8135、8137、8138、8150、8153次公車於下建和站下車,轉入建和二街即為建和部落。
開放時間: 全天候開放
景點位置: 位置緯度:22.71986
位置經度:121.05067
景點位置 - Google地圖:

警告及注意事項: 1.至當地遊玩時,請勿打擾到當地民眾的生活。2.各地風俗不同,請入境隨俗。
所屬縣市: 台東縣
觀光局檔案更新時間(ISO8601格式): 2020-06-08T01:10:40+08:00
顯名聲明: 提供機關/交通部觀光局 [2020] [觀光景點資料 2020/07/11]
此開放資料依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 (Open Government Data License) 進行公眾釋出,使用者於遵守本條款各項規定之前提下,得利用之。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http://data.gov.tw/?q=principle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建和」位於臺東市西南方,在臺東沖積平原的扇頂邊緣,背山面海,全里共有六個聚落,由北而南分別為:建上路(上建和)、建豐、建東(原藤)、魚池、新社(下建和)、民生等。六個聚落中以下建和最大,人口最多也最集中,因此一般人以新社代表建和,直稱新社為建和。居民以卑南族人為主,其餘為早期西部移民,產業不發達,人口有外流現象,青壯年人口比例不多。 自民國87年起,行政院文建會的「振興地方傳統產業計畫」補助建和社區300萬元,設立了「建和木雕藝術村」。由臺灣著名原住民雕刻家的部落頭目哈古(漢名為陳文生)指導大家木雕創作,在他薰陶下,建和社區的居民皆具備有很好的雕刻基礎、擁有豐沛的靈感巧思。使得社區內每條街道的十字路口、轉角、每戶住家牆壁皆有板雕及木雕展示。讓建和社區擁有顯著的原民風格,獨一無二的社區藝文展示空間,將木雕技藝和卑南傳統文化得以長久傳承下去。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臺東市建和社區是個以原住民為主體之部落型社區,原名為射馬干部落,原址於射馬干山下的舊建和部落,幾經遷移至現址。近年來由於社區營造之推展,藉由木雕創作,促使部落逐漸以「木雕村」形象打響名號。尤其頭目哈古(漢名為陳文生)的木雕作品更打進了國際,為部落的名聲更添佳話。
景點服務電話: 886-8-9511578
景點地址: 臺東縣950臺東市建和二街
郵遞區號: 950
交通資訊: 搭乘火車:搭乘臺鐵至知本車站,直行站前富裕路約400公尺右轉吉泰路,續行約1.3公里後至青海路三段左轉,行進約300公尺後右轉建和二路即到達。建議租賃交通工具前往。搭乘公車:搭乘鼎東客運山線8130、8131、8132、8135、8137、8138、8150、8153次公車於下建和站下車,轉入建和二街即為建和部落。
開放時間: 全天候開放
景點位置: 位置緯度:22.71986
位置經度:121.05067
景點位置 - Google地圖:
警告及注意事項: 1.至當地遊玩時,請勿打擾到當地民眾的生活。2.各地風俗不同,請入境隨俗。
所屬縣市: 台東縣
觀光局檔案更新時間(ISO8601格式): 2020-06-08T01:10:40+08:00
顯名聲明: 提供機關/交通部觀光局 [2020] [觀光景點資料 2020/07/11]
此開放資料依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 (Open Government Data License) 進行公眾釋出,使用者於遵守本條款各項規定之前提下,得利用之。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http://data.gov.tw/?q=principle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