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名稱:
舊筏灣部落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舊筏灣部落是排灣族與魯凱族祖先的發源地,位在海拔800多公尺的山區,具有依山面海、居高臨下的地理優勢,與射鹿部落、好茶部落及高燕部落隔著隘寮南溪互為依鄰,遠方盡處即是排灣族的聖山「大武山」,不僅可以杜防外敵侵擾,還是一處與世相絕、景色優美的地方。 早期的筏灣部落約有100多戶居民,在日據時代,日方曾強迫安排高燕及射鹿兩部落的原住民搬遷到筏灣部落,光復以後,國民政府又將三個部落族群的居民遷到現今的瑪家村、筏灣村及北葉村,原部落遂更名為舊筏灣部落。沒落的舊筏灣及射鹿部落最後僅剩幾戶人家,更深山裡的高燕部落也早已無人居住。 舊筏灣部落雖然已經遷村到別處,不過仍有少數原住民依然住守在這裡,他們和遷村的族人一同在山裡從事耕作,像是種植檳榔、小米、山芋、樹豆等,因為他們依舊在此生活的緣故,所以舊筏灣部落仍保存十餘戶完整的石板屋,為了不使部落文化凋零消失,在部落族人的共識跟努力下,群起展開部落重建工作。 經過重整後的舊筏灣部落,不僅石板屋外觀已恢復舊有外貌,還在部落內鋪設石板步道,遊客可以循著步道,參觀祭場、漂流木涼亭、展示用穀倉、展示用烤芋架等,感受原始的原住民文化之美。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景點服務電話: 886-8-7992009
景點地址: 屏東縣903瑪家鄉沿山公路
郵遞區號: 903
交通資訊: 自行開車:國道三號長治交流道→臺24線,往「水門」方向前進→ 縣道185線至「北葉」→鄉道屏35線→「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大門前循叉路右轉「瑪家村」→舊筏灣部落
開放時間: 全日開放
景點照片:
景點位置: 位置緯度:22.6671
位置經度:120.71295
景點位置 - Google地圖:

景點分類1: 文化類
景點分類2: 遊憩類
常用搜尋關鍵字: 排灣族,尋根,舊筏灣
所屬縣市: 屏東縣
觀光局檔案更新時間(ISO8601格式): 2020-06-08T01:10:40+08:00
顯名聲明: 提供機關/交通部觀光局 [2020] [觀光景點資料 2020/07/11]
此開放資料依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 (Open Government Data License) 進行公眾釋出,使用者於遵守本條款各項規定之前提下,得利用之。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http://data.gov.tw/?q=principle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舊筏灣部落是排灣族與魯凱族祖先的發源地,位在海拔800多公尺的山區,具有依山面海、居高臨下的地理優勢,與射鹿部落、好茶部落及高燕部落隔著隘寮南溪互為依鄰,遠方盡處即是排灣族的聖山「大武山」,不僅可以杜防外敵侵擾,還是一處與世相絕、景色優美的地方。 早期的筏灣部落約有100多戶居民,在日據時代,日方曾強迫安排高燕及射鹿兩部落的原住民搬遷到筏灣部落,光復以後,國民政府又將三個部落族群的居民遷到現今的瑪家村、筏灣村及北葉村,原部落遂更名為舊筏灣部落。沒落的舊筏灣及射鹿部落最後僅剩幾戶人家,更深山裡的高燕部落也早已無人居住。 舊筏灣部落雖然已經遷村到別處,不過仍有少數原住民依然住守在這裡,他們和遷村的族人一同在山裡從事耕作,像是種植檳榔、小米、山芋、樹豆等,因為他們依舊在此生活的緣故,所以舊筏灣部落仍保存十餘戶完整的石板屋,為了不使部落文化凋零消失,在部落族人的共識跟努力下,群起展開部落重建工作。 經過重整後的舊筏灣部落,不僅石板屋外觀已恢復舊有外貌,還在部落內鋪設石板步道,遊客可以循著步道,參觀祭場、漂流木涼亭、展示用穀倉、展示用烤芋架等,感受原始的原住民文化之美。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景點服務電話: 886-8-7992009
景點地址: 屏東縣903瑪家鄉沿山公路
郵遞區號: 903
交通資訊: 自行開車:國道三號長治交流道→臺24線,往「水門」方向前進→ 縣道185線至「北葉」→鄉道屏35線→「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大門前循叉路右轉「瑪家村」→舊筏灣部落
開放時間: 全日開放
景點照片:
景點位置: 位置緯度:22.6671
位置經度:120.71295
景點位置 - Google地圖:
景點分類1: 文化類
景點分類2: 遊憩類
常用搜尋關鍵字: 排灣族,尋根,舊筏灣
所屬縣市: 屏東縣
觀光局檔案更新時間(ISO8601格式): 2020-06-08T01:10:40+08:00
顯名聲明: 提供機關/交通部觀光局 [2020] [觀光景點資料 2020/07/11]
此開放資料依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 (Open Government Data License) 進行公眾釋出,使用者於遵守本條款各項規定之前提下,得利用之。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http://data.gov.tw/?q=principle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