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名稱:
    三和部落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瑪家鄉三和部落最早拓荒史的私房故事瑪家鄉三和部落原來是「隘寮、沙地、光地」,如何演變成現在的綠地,是一位來自美國的牧師喬艾光在民國32年用台灣基督教福利會(簡稱「TCS」)的資源,幫助原先由霧台、三地門、瑪家鄉三個鄉的原住民移遷來隘寮墾荒。這些原住民與沙石爭地,向沙地要糧,堆大石、砌矮牆,鏟沙地成農地。「TCS」聘請了漢人王順調先生,以及高順良先生,指導農作物耕作。並發動每戶給1.73甲的農地以及農作物的種子,給予生產的技術訓練。並以工代賑,每年每月可以領22磅麵粉、2磅石油,以及救濟衣服及物資,滿足每個家庭基本生活所需。這期間歷經千辛萬苦,但是有些時候,依然克服不了農作物收成欠佳、貧窮不足溫飽的境遇。曾經,也有人起鬨,要大家回山上討生活,所幸,有多項改善措施,從無到有的重建,終於得以安定下來。此時的三和部落就是喬牧師為代表的「TCS」和漢人王順調先生,以及原住民高順良指導員等這三方面共同幫助先民合力奮鬥的「隘寮懇區山胞移駐地」。民國56年,經村民大會會議決議改名為「三和村」。三和村實際有三個村─ 北村玉泉社區排灣族、中村三和社區排灣族,和南村美園社區排灣族、魯凱族的居住地。三和村手工藝 ─ 原住民工藝工作室在屏37線上• 撒卡勒文物陳列館 ─ 2003年成立,是魯凱族文化藝術雕刻家撒卡勒,也就是漢名彭水光牧師所創立的。彭牧師的每件作品都有民族文化創作故事。他是一位非常幽默、親切、開朗的藝術家,造訪欣賞他的木雕,一定要先跟他預約,請他細說。聽他講述自己的創作故事,非常精彩。他也是一位金曲獎的得獎人,多才多藝,是國寶級的人物。彭牧師擅長於木雕、石雕,和傳統歌謠創作,是非常幽默的傑出木雕家兼音樂家。撒卡勒文物陳列館 地址:瑪家鄉三和村美園巷101號,電話:(08)799-3105。• 愛妹手工藝坊 ─ 謙虛的康愛妹女士於97年獲得魯凱族特色商品競賽獎。她用愛心和信心、經驗,加上將族人舉辦的傳統婚禮呈現在作品上,不論是設計、佈置和花轎,都加高度的創意,得到很多部落人的讚賞。她的作品,不論是琉璃珠、繡頭飾,及包帶等,都是一級棒的。電話:(08)799-1711。住址:瑪家鄉三和村美園巷30號。• 可勒可工作室 ─ 孫瑞珠女士是傳統刺繡及珠繡手藝家。蠟染是她的專長手藝教學,非常有創意和巧思。電話:(08)799-3141,住址:瑪家鄉三和社區。• 巴書郎木雕工作室 ─ 無師自通的林永森老師,出身於貴族之家,憑著自己的興趣與天賦,從事木雕工作二十多年,目前在北葉國小和屏科大教導木雕課程。工作室在三和社區內,電話:0910756332。• 都拉巴拉斯工作坊 ─ 賴春菊女士因為參加政府的永續就業計畫,培養了第二專長,在皮雕、浮雕以及立體雕刻的創作上,作出非常好的成續,賦予皮雕全新的生命面貌。她用感恩的心從事創作,回饋社區。工作室電話:(08)799-4385,住址:瑪家鄉玉泉社區。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體驗一場陽光風情與園藝生命的響宴  
景點服務電話:     886-8-7992221  
景點地址:       
郵遞區號:       
交通資訊:     開車:
國道三號下長治交流道 ─ 接台24線往三地門鄉方向 ─沿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路標 ─ 轉屏37線 ─ 瑪家鄉三和村  
開放時間:     全天  
景點照片:
景點位置:     位置緯度:22.70304  
    位置經度:120.60862  
景點位置 - Google地圖:
景點分類1:     文化類  
所屬縣市:     屏東縣  
觀光局檔案更新時間(ISO8601格式):     2020-06-08T01:10:40+08:00  
顯名聲明: 提供機關/交通部觀光局 [2020] [觀光景點資料 2020/07/11]
此開放資料依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 (Open Government Data License) 進行公眾釋出,使用者於遵守本條款各項規定之前提下,得利用之。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http://data.gov.tw/?q=principle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瑪家鄉三和部落最早拓荒史的私房故事瑪家鄉三和部落原來是「隘寮、沙地、光地」,如何演變成現在的綠地,是一位來自美國的牧師喬艾光在民國32年用台灣基督教福利會(簡稱「TCS」)的資源,幫助原先由霧台、三地門、瑪家鄉三個鄉的原住民移遷來隘寮墾荒。這些原住民與沙石爭地,向沙地要糧,堆大石、砌矮牆,鏟沙地成農地。「TCS」聘請了漢人王順調先生,以及高順良先生,指導農作物耕作。並發動每戶給1.73甲的農地以及農作物的種子,給予生產的技術訓練。並以工代賑,每年每月可以領22磅麵粉、2磅石油,以及救濟衣服及物資,滿足每個家庭基本生活所需。這期間歷經千辛萬苦,但是有些時候,依然克服不了農作物收成欠佳、貧窮不足溫飽的境遇。曾經,也有人起鬨,要大家回山上討生活,所幸,有多項改善措施,從無到有的重建,終於得以安定下來。此時的三和部落就是喬牧師為代表的「TCS」和漢人王順調先生,以及原住民高順良指導員等這三方面共同幫助先民合力奮鬥的「隘寮懇區山胞移駐地」。民國56年,經村民大會會議決議改名為「三和村」。三和村實際有三個村─ 北村玉泉社區排灣族、中村三和社區排灣族,和南村美園社區排灣族、魯凱族的居住地。三和村手工藝 ─ 原住民工藝工作室在屏37線上• 撒卡勒文物陳列館 ─ 2003年成立,是魯凱族文化藝術雕刻家撒卡勒,也就是漢名彭水光牧師所創立的。彭牧師的每件作品都有民族文化創作故事。他是一位非常幽默、親切、開朗的藝術家,造訪欣賞他的木雕,一定要先跟他預約,請他細說。聽他講述自己的創作故事,非常精彩。他也是一位金曲獎的得獎人,多才多藝,是國寶級的人物。彭牧師擅長於木雕、石雕,和傳統歌謠創作,是非常幽默的傑出木雕家兼音樂家。撒卡勒文物陳列館 地址:瑪家鄉三和村美園巷101號,電話:(08)799-3105。• 愛妹手工藝坊 ─ 謙虛的康愛妹女士於97年獲得魯凱族特色商品競賽獎。她用愛心和信心、經驗,加上將族人舉辦的傳統婚禮呈現在作品上,不論是設計、佈置和花轎,都加高度的創意,得到很多部落人的讚賞。她的作品,不論是琉璃珠、繡頭飾,及包帶等,都是一級棒的。電話:(08)799-1711。住址:瑪家鄉三和村美園巷30號。• 可勒可工作室 ─ 孫瑞珠女士是傳統刺繡及珠繡手藝家。蠟染是她的專長手藝教學,非常有創意和巧思。電話:(08)799-3141,住址:瑪家鄉三和社區。• 巴書郎木雕工作室 ─ 無師自通的林永森老師,出身於貴族之家,憑著自己的興趣與天賦,從事木雕工作二十多年,目前在北葉國小和屏科大教導木雕課程。工作室在三和社區內,電話:0910756332。• 都拉巴拉斯工作坊 ─ 賴春菊女士因為參加政府的永續就業計畫,培養了第二專長,在皮雕、浮雕以及立體雕刻的創作上,作出非常好的成續,賦予皮雕全新的生命面貌。她用感恩的心從事創作,回饋社區。工作室電話:(08)799-4385,住址:瑪家鄉玉泉社區。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體驗一場陽光風情與園藝生命的響宴  
景點服務電話:     886-8-7992221  
景點地址:       
郵遞區號:       
交通資訊:     開車:
國道三號下長治交流道 ─ 接台24線往三地門鄉方向 ─沿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路標 ─ 轉屏37線 ─ 瑪家鄉三和村  
開放時間:     全天  
景點照片:
景點位置:     位置緯度:22.70304  
    位置經度:120.60862  
景點位置 - Google地圖:
景點分類1:     文化類  
所屬縣市:     屏東縣  
觀光局檔案更新時間(ISO8601格式):     2020-06-08T01:10:40+08:00  
顯名聲明: 提供機關/交通部觀光局 [2020] [觀光景點資料 2020/07/11]
此開放資料依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 (Open Government Data License) 進行公眾釋出,使用者於遵守本條款各項規定之前提下,得利用之。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http://data.gov.tw/?q=principle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