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名稱:
貓嶼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貓嶼位於澎湖望安島西南方約16公里,包括兩座島嶼,因形狀像兩隻貓蹲伏而被稱大貓嶼和小貓嶼。島嶼為玄武岩組成,面積約10公頃[1]。小貓嶼座落於大貓嶼東方,在退潮時有一海溝和大貓嶼相連。大貓嶼最高處70公尺,為澎湖群島的最高點,北端的海崖有貫穿大貓嶼的巨大海蝕拱門,拱門出口在大貓嶼西邊海蝕洞,在退潮時才能浮現。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貓嶼位於澎湖望安島西南方約16公里,包括兩座島嶼,因形狀像兩隻貓蹲伏而被稱大貓嶼和小貓嶼。島嶼為玄武岩組成,面積約10公頃。小貓嶼座落於大貓嶼東方,在退潮時有一海溝和大貓嶼相連。大貓嶼最高處70公尺,為澎湖群島的最高點,北端的海崖有貫穿大貓嶼的巨大海蝕拱門,拱門出口在大貓嶼西邊海蝕洞,在退潮時才能浮現。貓嶼行政區劃屬澎湖縣望安鄉,屬於無人島,是由大、小貓嶼和一些岩礁組成,位在望安嶼西南方約16公里的海域,遠觀像似兩隻貓俯臥在海面上,故而命名;海拔高度約為70-79公尺,是澎湖群島的最高峰。過去有軍方和漁民活動紀錄。澎湖縣政府於1991年將大、小貓嶼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為貓嶼海鳥保護區,為臺灣第一個野生動物保護區,除陸域面積約10公頃之外,保護區包括陸地向外延伸100公尺的海域部分,總面積達36.2公頃。貓嶼是亞洲最大的玄燕鷗繁殖地區,其他像白眉燕鷗、鳳頭
景點服務電話: 886-6-9216521
景點地址: 882 澎湖縣望安鄉西南方約16公里的海域
郵遞區號: 882
交通資訊: 自費雇民營交通船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景點位置: 位置緯度:23.32416
位置經度:119.31568
景點位置 - Google地圖:

景點分類1: 自然風景類
古蹟分級: 非古蹟
景點主要停車場位置: 位置緯度:23.32416
位置經度:119.31568
景點主要停車場位置 - Google地圖:
所屬縣市: 澎湖縣
觀光局檔案更新時間(ISO8601格式): 2020-06-08T01:10:40+08:00
顯名聲明: 提供機關/交通部觀光局 [2020] [觀光景點資料 2020/07/15]
此開放資料依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 (Open Government Data License) 進行公眾釋出,使用者於遵守本條款各項規定之前提下,得利用之。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http://data.gov.tw/?q=principle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貓嶼位於澎湖望安島西南方約16公里,包括兩座島嶼,因形狀像兩隻貓蹲伏而被稱大貓嶼和小貓嶼。島嶼為玄武岩組成,面積約10公頃[1]。小貓嶼座落於大貓嶼東方,在退潮時有一海溝和大貓嶼相連。大貓嶼最高處70公尺,為澎湖群島的最高點,北端的海崖有貫穿大貓嶼的巨大海蝕拱門,拱門出口在大貓嶼西邊海蝕洞,在退潮時才能浮現。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貓嶼位於澎湖望安島西南方約16公里,包括兩座島嶼,因形狀像兩隻貓蹲伏而被稱大貓嶼和小貓嶼。島嶼為玄武岩組成,面積約10公頃。小貓嶼座落於大貓嶼東方,在退潮時有一海溝和大貓嶼相連。大貓嶼最高處70公尺,為澎湖群島的最高點,北端的海崖有貫穿大貓嶼的巨大海蝕拱門,拱門出口在大貓嶼西邊海蝕洞,在退潮時才能浮現。貓嶼行政區劃屬澎湖縣望安鄉,屬於無人島,是由大、小貓嶼和一些岩礁組成,位在望安嶼西南方約16公里的海域,遠觀像似兩隻貓俯臥在海面上,故而命名;海拔高度約為70-79公尺,是澎湖群島的最高峰。過去有軍方和漁民活動紀錄。澎湖縣政府於1991年將大、小貓嶼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為貓嶼海鳥保護區,為臺灣第一個野生動物保護區,除陸域面積約10公頃之外,保護區包括陸地向外延伸100公尺的海域部分,總面積達36.2公頃。貓嶼是亞洲最大的玄燕鷗繁殖地區,其他像白眉燕鷗、鳳頭
景點服務電話: 886-6-9216521
景點地址: 882 澎湖縣望安鄉西南方約16公里的海域
郵遞區號: 882
交通資訊: 自費雇民營交通船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景點位置: 位置緯度:23.32416
位置經度:119.31568
景點位置 - Google地圖:
景點分類1: 自然風景類
古蹟分級: 非古蹟
景點主要停車場位置: 位置緯度:23.32416
位置經度:119.31568
景點主要停車場位置 - Google地圖:
所屬縣市: 澎湖縣
觀光局檔案更新時間(ISO8601格式): 2020-06-08T01:10:40+08:00
顯名聲明: 提供機關/交通部觀光局 [2020] [觀光景點資料 2020/07/15]
此開放資料依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 (Open Government Data License) 進行公眾釋出,使用者於遵守本條款各項規定之前提下,得利用之。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http://data.gov.tw/?q=principle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