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名稱:
集福宮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集福宮原名「集福祠」,與普濟殿、金安宮、媽祖樓同屬四聯境。清乾隆元年(西元1736年),創建於新港墘港邊,由黃姓、王姓、劉姓等碼頭工人,自故鄉泉州晉江縣南門外二十四都桃源塘後鄉集福祠,迎奉玄天上帝等神祇來台,做為船筏、碼頭工人之保護神,供境眾焚香膜拜;初為小廟,後於道光二年(西元1822年)修建老古石街渡口之泊岸及街路時,由黃資盛、黃元貢、黃元問等董事發起募捐,得銀壹仟大元首遷建現址,並更名為集福宮。(資料來自台南生活美學館)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集福宮原名「集福祠」,與普濟殿、金安宮、媽祖樓同屬四聯境。清乾隆元年(西元1763年),創建於新港墘港邊,由黃姓、王姓、劉姓等碼頭工人,自故鄉泉州晉江縣南門外二十四都桃源塘後鄉集福祠,迎奉玄天上帝等神祇來台,做為船筏、碼頭工人之保護神,供境眾焚香膜拜;初為小廟,後於道光二年(西元1822年)修建老古石街渡口之泊岸及街路時,由黃資盛、黃元貢、黃元問等董事發起募捐,得銀壹仟大元首遷建現址,並更名為集福宮。(資料來自台南生活美學館)
景點服務電話: 886-6-2234859
景點地址: 臺南市700中西區信義街38號
郵遞區號: 700
交通資訊: 以台南火車站為起點,直行成功路,左轉金華路四段,行走一小段,右轉信義街到底至文賢路,即可到達。
開放時間: 全年無休
景點位置: 位置緯度:22.99979
位置經度:120.19616
景點位置 - Google地圖:

票價資訊: 免門票
所屬縣市: 台南市
觀光局檔案更新時間(ISO8601格式): 2020-06-08T01:10:40+08:00
顯名聲明: 提供機關/交通部觀光局 [2020] [觀光景點資料 2020/07/16]
此開放資料依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 (Open Government Data License) 進行公眾釋出,使用者於遵守本條款各項規定之前提下,得利用之。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http://data.gov.tw/?q=principle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集福宮原名「集福祠」,與普濟殿、金安宮、媽祖樓同屬四聯境。清乾隆元年(西元1736年),創建於新港墘港邊,由黃姓、王姓、劉姓等碼頭工人,自故鄉泉州晉江縣南門外二十四都桃源塘後鄉集福祠,迎奉玄天上帝等神祇來台,做為船筏、碼頭工人之保護神,供境眾焚香膜拜;初為小廟,後於道光二年(西元1822年)修建老古石街渡口之泊岸及街路時,由黃資盛、黃元貢、黃元問等董事發起募捐,得銀壹仟大元首遷建現址,並更名為集福宮。(資料來自台南生活美學館)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集福宮原名「集福祠」,與普濟殿、金安宮、媽祖樓同屬四聯境。清乾隆元年(西元1763年),創建於新港墘港邊,由黃姓、王姓、劉姓等碼頭工人,自故鄉泉州晉江縣南門外二十四都桃源塘後鄉集福祠,迎奉玄天上帝等神祇來台,做為船筏、碼頭工人之保護神,供境眾焚香膜拜;初為小廟,後於道光二年(西元1822年)修建老古石街渡口之泊岸及街路時,由黃資盛、黃元貢、黃元問等董事發起募捐,得銀壹仟大元首遷建現址,並更名為集福宮。(資料來自台南生活美學館)
景點服務電話: 886-6-2234859
景點地址: 臺南市700中西區信義街38號
郵遞區號: 700
交通資訊: 以台南火車站為起點,直行成功路,左轉金華路四段,行走一小段,右轉信義街到底至文賢路,即可到達。
開放時間: 全年無休
景點位置: 位置緯度:22.99979
位置經度:120.19616
景點位置 - Google地圖:
票價資訊: 免門票
所屬縣市: 台南市
觀光局檔案更新時間(ISO8601格式): 2020-06-08T01:10:40+08:00
顯名聲明: 提供機關/交通部觀光局 [2020] [觀光景點資料 2020/07/16]
此開放資料依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 (Open Government Data License) 進行公眾釋出,使用者於遵守本條款各項規定之前提下,得利用之。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http://data.gov.tw/?q=principle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