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名稱:
霄裡大池(霄裡池)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具200多年歷史的霄裡大池,不只是桃園第一座埤塘,也是八德地區面積最大的埤塘。乾隆年間平埔族人以其社名「霄裡社」命名此地,並聯同漢人於八德最南端,依地形開鑿霄裡大池,匯聚溪水及湧泉成為霄裡大圳(石門大圳前身)的水源地,充沛的灌溉資源,造就 「看不盡的霄裡田,吃不完的霄裡米」的豐饒景況。沿著環湖步道而行,欣賞綠油油的稻浪迎風搖曳的同時,遙想先民奮力拓墾的艱辛,令人不由得生起感恩之情。 在車潮川流不息的桃112線上,霄裡大池的宜人風景展現了一種對比魅力。放眼望去,6甲大的湖面閃耀著晶瑩波光、堤岸旁成排松林隨著四季五彩變化、三合院古厝與矮房交錯著、遠山層層疊疊勾勒出潑墨想像、旅人們三三兩兩倚著觀景台談笑,偶有單車騎士在涼亭下歇息…,冬季造訪還可至浮筧街185巷,加碼欣賞落羽松與波斯菊的夢幻絕景。 霄裡大池除了是在居民的閒暇去處,也是「八德茄苳霄裡陽光鐵馬道」的南端起始點,沿線向北,可順遊客家老屋聚落、石母娘娘文化景觀區、大伙房浣衣池等人文地景,走一趟知性小清新之旅。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具200多年歷史的霄裡大池,不只是桃園第一座埤塘,也是八德地區面積最大的埤塘。乾隆年間平埔族人以其社名「霄裡社」命名此地,並聯同漢人於八德最南端,依地形開鑿霄裡大池,匯聚溪水及湧泉成為霄裡大圳(石門大圳前身)的水源地,充沛的灌溉資源,造就 「看不盡的霄裡田,吃不完的霄裡米」的豐饒景況。沿著環湖步道而行,欣賞綠油油的稻浪迎風搖曳的同時,遙想先民奮力拓墾的艱辛,令人不由得生起感恩之情。 在車潮川流不息的桃112線上,霄裡大池的宜人風景展現了一種對比魅力。放眼望去,6甲大的湖面閃耀著晶瑩波光、堤岸旁成排松林隨著四季五彩變化、三合院古厝與矮房交錯著、遠山層層疊疊勾勒出潑墨想像、旅人們三三兩兩倚著觀景台談笑,偶有單車騎士在涼亭下歇息…,冬季造訪還可至浮筧街185巷,加碼欣賞落羽松與波...
景點服務電話: 886-3-3322101
景點地址: 桃園市334八德區龍南路與洪圳路交叉口
郵遞區號: 334
交通資訊: 搭乘桃園客運5050線【石門水庫﹣中壢(經員樹林)】、5091線【林班口﹣上巴陵﹣中壢】、5098線【大溪﹣中壢】至建安家園站或洪圳路口站下車即抵
開放時間: 全年無休
景點位置: 位置緯度:24.91197
位置經度:121.25401
景點位置 - Google地圖:

景點分類1: 自然風景類
停車資訊: 路邊停車
票價資訊: 免費
所屬縣市: 桃園市
觀光局檔案更新時間(ISO8601格式): 2020-06-08T01:10:40+08:00
顯名聲明: 提供機關/交通部觀光局 [2020] [觀光景點資料 2020/07/11]
此開放資料依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 (Open Government Data License) 進行公眾釋出,使用者於遵守本條款各項規定之前提下,得利用之。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http://data.gov.tw/?q=principle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具200多年歷史的霄裡大池,不只是桃園第一座埤塘,也是八德地區面積最大的埤塘。乾隆年間平埔族人以其社名「霄裡社」命名此地,並聯同漢人於八德最南端,依地形開鑿霄裡大池,匯聚溪水及湧泉成為霄裡大圳(石門大圳前身)的水源地,充沛的灌溉資源,造就 「看不盡的霄裡田,吃不完的霄裡米」的豐饒景況。沿著環湖步道而行,欣賞綠油油的稻浪迎風搖曳的同時,遙想先民奮力拓墾的艱辛,令人不由得生起感恩之情。 在車潮川流不息的桃112線上,霄裡大池的宜人風景展現了一種對比魅力。放眼望去,6甲大的湖面閃耀著晶瑩波光、堤岸旁成排松林隨著四季五彩變化、三合院古厝與矮房交錯著、遠山層層疊疊勾勒出潑墨想像、旅人們三三兩兩倚著觀景台談笑,偶有單車騎士在涼亭下歇息…,冬季造訪還可至浮筧街185巷,加碼欣賞落羽松與波斯菊的夢幻絕景。 霄裡大池除了是在居民的閒暇去處,也是「八德茄苳霄裡陽光鐵馬道」的南端起始點,沿線向北,可順遊客家老屋聚落、石母娘娘文化景觀區、大伙房浣衣池等人文地景,走一趟知性小清新之旅。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具200多年歷史的霄裡大池,不只是桃園第一座埤塘,也是八德地區面積最大的埤塘。乾隆年間平埔族人以其社名「霄裡社」命名此地,並聯同漢人於八德最南端,依地形開鑿霄裡大池,匯聚溪水及湧泉成為霄裡大圳(石門大圳前身)的水源地,充沛的灌溉資源,造就 「看不盡的霄裡田,吃不完的霄裡米」的豐饒景況。沿著環湖步道而行,欣賞綠油油的稻浪迎風搖曳的同時,遙想先民奮力拓墾的艱辛,令人不由得生起感恩之情。 在車潮川流不息的桃112線上,霄裡大池的宜人風景展現了一種對比魅力。放眼望去,6甲大的湖面閃耀著晶瑩波光、堤岸旁成排松林隨著四季五彩變化、三合院古厝與矮房交錯著、遠山層層疊疊勾勒出潑墨想像、旅人們三三兩兩倚著觀景台談笑,偶有單車騎士在涼亭下歇息…,冬季造訪還可至浮筧街185巷,加碼欣賞落羽松與波...
景點服務電話: 886-3-3322101
景點地址: 桃園市334八德區龍南路與洪圳路交叉口
郵遞區號: 334
交通資訊: 搭乘桃園客運5050線【石門水庫﹣中壢(經員樹林)】、5091線【林班口﹣上巴陵﹣中壢】、5098線【大溪﹣中壢】至建安家園站或洪圳路口站下車即抵
開放時間: 全年無休
景點位置: 位置緯度:24.91197
位置經度:121.25401
景點位置 - Google地圖:
景點分類1: 自然風景類
停車資訊: 路邊停車
票價資訊: 免費
所屬縣市: 桃園市
觀光局檔案更新時間(ISO8601格式): 2020-06-08T01:10:40+08:00
顯名聲明: 提供機關/交通部觀光局 [2020] [觀光景點資料 2020/07/11]
此開放資料依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 (Open Government Data License) 進行公眾釋出,使用者於遵守本條款各項規定之前提下,得利用之。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http://data.gov.tw/?q=principle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