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名稱:
石岡穀倉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這棟充滿石岡人回憶的歷史性穀倉,建於民國24年(昭和10年),關刀山大地震過後,是日本人以防震結構工法所建造而成的碾米廠。閒置多年之後,面臨了被拆除的命運,卻在九二一地震中奇蹟式的保存完整,引起許多建築學者前來取經,一時之間聲名大噪,石岡區圖書館於是向文化局提報為歷史性建物,不但不必拆,並且得以重新整建,並於94年7月1日正式開放。穀倉裡面展示著日據時代至今的古董碾米機、用防震工法結構而成的斜撐式紅檜樑柱,以及竹編夾泥的牆面,遊客可入內自由參觀,或者在假日時,向文化協會預約專業的導覽解說。至於穀倉旁邊,則陳設著一座石磨,可以讓遊客體會古早時代製作豆漿的辛苦,如果懶得動手,這裡也販售現成的豆漿,醇厚的滋味,令人齒頰留香!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石岡穀倉建於民國三十年左右,由曰本人設計建造,因日本地震頻繁且比台灣更嚴重,故在建築設計上(包含地基及地上建物)四週和隔間牆壁斜撑特別多 ,它經歷九二一大地震仍然完好如初,是台灣現存最完整的日式瑴倉 。建物裡面分二大部分,一是碾米廠 ,一是稻穀存放間 ,收集一些農業社會時期之古農用工具。在農業社會時期,穀倉是替政府收地方稅的公庫之一(用稻穀代替現金繳稅的地方),相當於現今的地方稅務局,其除具歴史、文化之意義外,還可借此提醒參觀遊客要有糧食危機意識的重要性,也借機傳達大家注重環保,不要再有破壞土地濫墾濫伐的舉止。
景點服務電話: 886-4-25722764
景點地址: 臺中市422石岡區忠孝街160號
郵遞區號: 422
開放時間: 經申請才開放參觀。
景點位置: 位置緯度:24.27553
位置經度:120.77651
景點位置 - Google地圖:

所屬縣市: 台中市
觀光局檔案更新時間(ISO8601格式): 2020-06-08T01:10:40+08:00
顯名聲明: 提供機關/交通部觀光局 [2020] [觀光景點資料 2020/07/11]
此開放資料依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 (Open Government Data License) 進行公眾釋出,使用者於遵守本條款各項規定之前提下,得利用之。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http://data.gov.tw/?q=principle
景點特色詳細說明: 這棟充滿石岡人回憶的歷史性穀倉,建於民國24年(昭和10年),關刀山大地震過後,是日本人以防震結構工法所建造而成的碾米廠。閒置多年之後,面臨了被拆除的命運,卻在九二一地震中奇蹟式的保存完整,引起許多建築學者前來取經,一時之間聲名大噪,石岡區圖書館於是向文化局提報為歷史性建物,不但不必拆,並且得以重新整建,並於94年7月1日正式開放。穀倉裡面展示著日據時代至今的古董碾米機、用防震工法結構而成的斜撐式紅檜樑柱,以及竹編夾泥的牆面,遊客可入內自由參觀,或者在假日時,向文化協會預約專業的導覽解說。至於穀倉旁邊,則陳設著一座石磨,可以讓遊客體會古早時代製作豆漿的辛苦,如果懶得動手,這裡也販售現成的豆漿,醇厚的滋味,令人齒頰留香!
景點特色精簡說明: 石岡穀倉建於民國三十年左右,由曰本人設計建造,因日本地震頻繁且比台灣更嚴重,故在建築設計上(包含地基及地上建物)四週和隔間牆壁斜撑特別多 ,它經歷九二一大地震仍然完好如初,是台灣現存最完整的日式瑴倉 。建物裡面分二大部分,一是碾米廠 ,一是稻穀存放間 ,收集一些農業社會時期之古農用工具。在農業社會時期,穀倉是替政府收地方稅的公庫之一(用稻穀代替現金繳稅的地方),相當於現今的地方稅務局,其除具歴史、文化之意義外,還可借此提醒參觀遊客要有糧食危機意識的重要性,也借機傳達大家注重環保,不要再有破壞土地濫墾濫伐的舉止。
景點服務電話: 886-4-25722764
景點地址: 臺中市422石岡區忠孝街160號
郵遞區號: 422
開放時間: 經申請才開放參觀。
景點位置: 位置緯度:24.27553
位置經度:120.77651
景點位置 - Google地圖:
所屬縣市: 台中市
觀光局檔案更新時間(ISO8601格式): 2020-06-08T01:10:40+08:00
顯名聲明: 提供機關/交通部觀光局 [2020] [觀光景點資料 2020/07/11]
此開放資料依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 (Open Government Data License) 進行公眾釋出,使用者於遵守本條款各項規定之前提下,得利用之。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http://data.gov.tw/?q=principle
0 意見